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不管困难有多大,我都要全力去救人”带领乡亲发展蟹稻共生绿色种养中方决定对美方有关人员进行对等反制教育部: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超八成江津 聚焦“一老一小一困” 夯实民生保障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地票公开交易公告保险业务机构地址变更公告空港佳园项目A、C、F区25处商业招商公告采矿许可证自行废止公告
第009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不管困难有多大,我都要全力去救人”
带领乡亲发展蟹稻共生绿色种养
中方决定对美方有关人员进行对等反制
教育部: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超八成
江津 聚焦“一老一小一困” 夯实民生保障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地票公开交易公告
保险业务机构地址变更公告
空港佳园项目A、C、F区25处商业招商公告
采矿许可证自行废止公告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新冠疫苗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11.9亿人,接种率达80%以上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新华社记者

    12月21日,在封控管理的西安曲江风景线小区,小朋友接受核酸检测。当日,西安全面展开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新华社发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构筑牢固的人群免疫屏障,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之策。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以坚决果断的勇气和决心,科学精准抗击疫情,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克时艰。从高风险、重点人群到普通人群,从60岁以上老人到3至11岁儿童,一年多来,中国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的人数规模全球最大,接种速度居于世界前列。

  中国力量,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免疫长城”。

  把守护人民健康放在突出优先的位置

  截至12月20日,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已突破26.9亿剂次。与此同时,全国迅速扑灭数十起局部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疫情,疾控专家总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国较高的疫苗接种率。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中国始终把守护人民健康放在突出优先的位置,把疫苗研发和接种作为守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依托。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

  疫情发生之初,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加大药品和疫苗研发力度。第一时间启动疫苗研发;全民免费接种;在安全科学的前提下,不落下任何一个群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点、重点场所上门接种,一切为了便民利民……中国在每个关键节点,都及时果断地为这场疫苗“大考”投入巨大资源。

  这是“全国一盘棋”坚定指挥与高效协同的宝贵结果——

  接种量从突破1亿剂次到突破2亿剂次,用时25天;从2亿剂次到3亿剂次,用时16天;接下来,9天、7天、5天……每1亿剂次的用时越来越短。疫苗接种“加速跑”背后,是全国上下细致周到的政策安排,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这是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边是全球疫情起伏反复,一边是国内“动态清零”、疫情发现一起迅速扑灭一起,中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到较好平衡。

  把人民健康账放在经济效益账之上

  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疫情暴发以来,疫苗研发专班5条技术路线并举,以提升新冠疫苗研发的总体成功率。

  从疫情暴发初期即果断决策进行疫苗研发,到及时推进全民免费接种,无论研发还是接种,我国新冠疫苗始终处于全球第一方阵。

  “只算人民健康账,不算经济收益账。”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说,企业、研究团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疫苗研发生产中,共同推进了中国疫苗研发。

  围绕疫苗研发,各攻关团队日夜奋战,在尊重科学、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缩短研发时间。

  常态下8小时工作,变成了24小时工作;各环节“串联”的流程,变为研发单位、动物实验单位、审评审批单位等全面协同的“并联”;尊重科学,始终把疫苗的安全有效放在重要位置。

  疫苗企业满负荷组织生产;相关部门和地方向企业派出了服务保障小组,推动制定增产扩能的方案;严格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大规模放量下疫苗质量的安全稳定……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表示,疫苗质量安全始终是第一位,要摆在生产供应工作的首要位置。

  弥合“免疫鸿沟”积极支撑全球抗疫

  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的出现,迅速引起全球关注,多个此前已放松管控的国家又升级了防疫措施。

  大规模接种疫苗,被科学界公认为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降低新冠病毒变异速度、最终结束疫情大流行的最有效和最经济手段。但对部分欠发达地区而言,想要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并非易事。可及性、可负担性,如同两只“拦路虎”,在不同大洲划出一块块“免疫洼地”。

  截至12月初,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18.5亿剂疫苗,今年全年将对外提供20亿剂,并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

  此外,同约20个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联合生产,让中国疫苗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抵达更多国家;再向东盟国家提供1.5亿剂新冠疫苗无偿援助;再向非洲提供10亿剂疫苗,其中6亿剂为无偿援助……中方重信守诺,言出必行。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