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小区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环境自然好多了。”“自从有了视频监控,居住在这里更有安全感。”“地下管网疏通了,小区污水不再横流。”记者在战斗路小区看到,楼栋周围栽满了各类花木,三三两两的居民相约出门健身……经过整治,居民们才感觉住进了真正的“花园”小区。
据了解,自7月以来,璧城街道已连续获得三面小红旗,老旧小区群众投诉降低50%,满意率提高到90%。
从一面小黄旗到三面小红旗,从投诉不断到居民满意,璧城街道的变化是璧山区建立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常态化机制取得的效果之一。
“从发现问题、交办问题到整改问题、验收考核,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一个有人管事、有人理事、有人办事的闭环机制。”璧山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璧山区在微信公众号开设“随手拍”栏目,公布不文明监督热线,基层发现问题可通过多种方式上报;接收问题,区创文办核实后派单给88个区级部门和镇街,如有反复出现的顽疾,则由区督查办介入督办;各区级部门和镇街接单后,在1至3个工作日内进行解决反馈。
“脸红透、汗出够,才能倒逼出效果。”该负责人介绍,璧山区每月会根据各单位的综合表现,分五组进行考核,每组第一名发放“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小红旗,最后一名发放“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后进单位”小黄旗,如连续两个月领取小黄旗,该单位主要负责人还需到区政府常务会上“背书”,如连续三次考核垫底,则发放小灰旗,全区书面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