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子商务专业直播带货实战演练 |
10月25日至27日,2021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5G网络建设与运维技术比赛总决赛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8支队伍,共计200余人参加比赛。万盛职教中心斩获1银1铜及优秀组织奖。
作为本次大赛唯一一支中职学校参赛队伍,首次参赛就取得优异成绩,体现了万盛职教中心深耕相关领域的办学实力,也是对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肯定。
近年来,万盛职教中心先后收获重庆市优质中等职业学校、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培养绿色人才 服务绿色产业”办学理念,围绕“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的核心任务,以深化人才培养、建设优质专业、服务经济社会为着力点,书写“双优”项目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笔。
人才培养提质升级
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0月29日,万盛职教中心举行“万职合信养车连锁”产教融合汽车双基地开业庆典。该双基地是校企双主体深度合作平台,可以进行生产经营,以及汽修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
这是学校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的创新实践。
类似的实践不胜枚举。学校与20余家市内外优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引企入校;与重庆北方影视、重庆瑞佳达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传音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北方影视VR制作班”、3D打印、“传音科技”定向培养班;建立了“外包生产车间”模式,共同生产通信基站设备,协助企业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还引进晖速通信基站设备产线2条,参与师生超过1000人次。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创新“与地区产业紧密对接,与职教集团和企业文化紧密对接,与项目建设紧密对接”的“四维一体”模式,促进学校单一体转变为校企共同体。
为推动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万盛职教中心打造“订单式”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模式、“全程工学交替、校企双元共培”模式、“三方联动、双元共培”模式,推进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能促进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万盛职教中心确立“灵活化”引进、“阶梯式”培养与“多平台”提升的途径,引领教师通过企业挂职、竞赛交流、教学研究、培训研修等方式练好“内功”,形成专兼结合、优势明显、持续进步的教师发展格局。
此外,万盛职教中心全面开展“三教”改革实践,深入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发掘思政教育资源,构建“1234”思政工作模式,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落实每月督导清单,重视学生过程管理和养成教育,加强学生个案跟踪和心理辅导,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专业建设有声有色
切实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四年前,万盛经开区管委会与浙江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签订四方合作框架协议,在万盛职教中心联合建设ICT专业,开设专业涵盖数据通信、无线传输、物联网三个方向。
四方合作开展以来,学校与重电合作编写制定了2门专业课程教程,建成万盛-华为ICT综合实训基地,参与了由华为组织的路由与交换项目和售后技术专项培训,ICT专业的学生规模实现了不断扩大。
万盛职教中心作为全国为数不多开设有ICT(信息通信技术)专业的中职学校,培养了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方向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对接社会需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桥梁,要科学合理地优化专业结构,才能不断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万盛职教中心党总支部书记刘瑞丰说。
近年来,万盛职教中心将优质专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动态调整专业组成、专业结构和专业内涵。新增北方影视VR制作、3D打印、传音科技定向培养3个专业方向,形成了以信息技术类为重点,兼顾旅游服务、财经商贸、交通运输、教育、加工制造6个专业大类的专业新布局。
如今,学校集中力量建成了市级重点(特色)专业4个、高水平(紧缺)骨干专业3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双基地专业2个、“1+X”证书试点专业4个,增强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万盛职教中心对接专业链与地方产业链,对课程、师资、实训设备设施、中高职衔接等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出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契合度,有力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
服务社会贡献担当
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跨越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
万盛职教中心主动与万东镇政府对接,研究讨论将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推广到村社的可行性,联合政府、企业、村社在万东镇五河村开展“企业车间下乡”活动。
活动期间,由政府提供生产场地、组织村社居民,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晖速公司提供设施设备和生产工具,将生产任务下发到村社,在“村社工厂”进行生产,参与村民约1000人次,每人每月可以增加收入约1000元。
万盛职教中心副校长郑洪燊介绍,助力乡村振兴以来,学校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工作人员的作用,建立起劳动力资源信息收集机制,并与区内外各大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合作,目前可提供优质工作岗位400余个。
立足于全方位服务“三农”,学校聚焦精准脱贫、质量兴农、就业创业等环节,为乡村振兴、服务社会注入人才“活水”。
学校还针对行业发展不同领域、不同模式、不同业态对人才的差异化需求,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拓宽新培训项目,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与服务。
今年以来,学校累计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3000余人次,成功申报钳工、汽车维修工、电工、茶艺师、保育员5个工种的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机构,10名教师获得14个考评员资格。
万盛职教中心还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礼仪服务10余次,承办了区首届职业技能大赛、陕西瑞达沣售后团队赋能培训、网店运营“1+X”考试,向其他职业院校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为一帆驾校、冠宇、晖速等区内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和场地设备,进一步以技术服务彰显示范作用。
陈明鑫 张骞月 图片由重庆市万盛职教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