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族团结“同心圆” |
 |
其米在改则县日玛村宣讲 |
 |
博观小论坛 |
 |
庆祝建党100周年——德育剧《党旗所向 幸福荡漾》 |
雪域高原,红日照耀。来自重庆西藏中学的学生们返回西藏,游走于每一个讲台上,用藏汉双语述说着内地学子的追梦之旅和藏家儿女感恩之情,宣讲着党的理论和红色故事,传播党的声音。
山川、河流、草地、牦牛。他们用热血铸就坚定信念,以青春无畏诠释对党的赤诚,他们是重庆西藏中学的“红色故事雪鹰宣讲团”。
据了解,今年暑假,来自重庆西藏中学7个小分队30名优秀学生宣讲员先后走进西藏自治区7个地市的16个区县,包含1所幼儿园、22所小学、5所中学、4个牧区村社、1个地区党校、1所聋哑学校、1所福利院,进行了29场次宣讲,讲述了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红色故事,覆盖各类人群4000余人次,让广大藏族同胞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进课堂讲红岩 “红色血液”入脑入心
“小萝卜头的机智勇敢、江姐的坚贞不屈、红岩妈妈饶国模……”今年7月,来自重庆西藏中学的优秀学生拉措卓玛为昌都市边坝县金岭乡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名为《信仰的力量——红岩英烈的故事》的主题宣讲。台下是学校四年级、五年级的同学,他们聚精会神认真聆听,目光中充满了浓烈的情感。拉措卓玛带来的红色故事让他们感动、赞叹,也让他们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回报先烈们的牺牲与奉献。
拉措卓玛是重庆西藏中学“红色故事雪鹰宣讲团”的成员之一,而发生在金岭乡中心小学这场生动的宣讲,则是重庆西藏中学“红色故事雪鹰宣讲团”在雪域高原“流动”的生动写照。
据了解,重庆西藏中学于2018年组建起由优秀学生自愿报名参与、优秀党员干部精心指导的“雪鹰宣讲团”,在暑假期间返回家乡开展党史国策、内地教育和感恩祖国等主题的宣讲活动。
据重庆西藏中学德育处副主任陈曦介绍,以今年暑期为例,为做好此次宣讲活动,学校通过班级初赛、年级复赛、校级决赛的方式,严格把关,层层筛选,选拔出30名优秀宣讲员,组建起拉萨、昌都等7个宣讲小分队,每个宣讲小分队2—5名学生和1名指导教师,辐射西藏自治区的7个地市,实现了学生藏地宣讲区域的全覆盖。
小宣讲员们克服诸多困难,没有庄严肃穆的会议室,没有热闹喧腾的广场,甚至没有网络和信号,在蓝天白云下,他们带着满腔的热情和赤诚去宣讲,成为真正走进家家户户的宣讲员。从胆怯到勇敢,从害怕到从容,从脆弱到坚强,从依赖到独立,同学们不忘“红色故事雪鹰宣讲团”的初心与使命,集中展现了重庆西藏中学学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政治素养和思想素质。
昌都市第二高级中学副校长达珠表示,“同学们准备的红色故事题材丰富多样,事例典型生动感人。希望重庆西藏中学明年暑假继续带来更加精彩的宣讲。”
汉藏一家亲 促进民族团结“四个力”
重庆西藏中学校是1985年全国首批开办的内地西藏班(校)之一,是重庆市唯一以援藏教育为主要任务、藏汉合校的高级完全中学。
学校组织开展“红色故事雪鹰宣讲团”藏地宣讲工作,还有一大任务就是不忘民族教育办学初心,牢记教育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圆心,宣讲党的民族政策。
一直以来,学校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通到教书育人全过程,让民族团结进步思想进课堂、进活动、进头脑,筑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紧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同时,学校以情感为桥,增进民族团结亲和力、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年365天,包含所有节假日、周末双休日,重庆西藏中学的老师们都与学生同在,学吃穿住样样管。暑假离校返藏、返校,火车站接送,有他们的身影;逢年过节发礼包、煮汤圆、包饺子、点篝火、跳锅庄,总有他们相伴;每年开展的科技体育艺术节、读书节,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值得一提的还有每年9月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月,这是重庆西藏中学“一环两横十二纵”日常管理中的一大亮点。学校通过举办知识竞赛、藏中论坛、主题班团队会、办民族小报以及与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36年不离不弃的军民共建等系列活动,宣讲“五观”“两论”“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民族知识、民族政策,使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深入师生心中。
与此同时,在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也取得了蓬勃发展,近3年相继被表彰为“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学校”“重庆市民族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2019年第三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21年,“红色故事雪鹰宣讲团”藏地宣讲工作伴随着暑期的结束画上句号,但宣讲团留下的一幕幕感动瞬间却在雪域高原上继续发光发热。学校表示,将永远带着在宣讲活动中收获的感动不断前行,将把优秀学生藏地宣讲工作常态化,不断拓展对学生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路径和方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新时代教育援藏工作做出新的更大成绩。
周珣 王凤 冯专 图片由重庆西藏中学提供
链接>>>
因校制宜开展思政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红色宣讲活动以小故事讲明大道理,用身边事说明大政策,把党的声音传到雪域高原,提升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素养。
从活动中折射出来的,是重庆西藏中学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决心意志。
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灵魂与主线,重庆西藏中学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全方位保障师资配备、人员安排、人才培养、课题研究,构建“一主两全”(以思政课为主阵地、各学科课程思政全方位渗透、德育工作全过程覆盖)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学校结合藏族师生特点,以政治教研组为主,历史、地理等教研组配合,探索形成了由学生自己主办的思政实践课程“博观小论坛”。论坛从主题选取、资料收集、活动设计、展示呈现等全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
与此同时,重庆西藏中学将思政教育融入藏族师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完成暑期社会实践“十个一”活动,在参与社会服务、社区志愿者、社会调查、做家务等实践活动中展示学校“和泽”教育特色成果。学生旦增曲英在布达拉宫广场捡到价值700万元巨额财物拾金不昧的善举被媒体报道,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鲜活体现。
学校还利用置身于“红岩文化”沃土的独特地理优势,组织党员、藏族学生到周边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研学,带领“格桑花儿”深入红岩村、烈士陈列馆、白公馆、渣滓洞、林园开展红色研学,了解、感悟红岩革命精神。
民族教育使命光荣,重庆西藏中学将坚持“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细新时代民族教育工作,为重庆市教育支援西藏,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贡献更大力量。
声音>>>
重庆永远是我的第二故乡
这个活动让我收获了宣讲成功的喜悦和相关的工作经验,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验小学的宣讲活动中,有一件事情让我感悟颇多。一个小弟弟问我:“姐姐,重庆西藏中学生活条件好吗?”
答案是肯定的。我在重庆西藏中学生活了5年,在这5年里,重庆西藏中学给予了我一个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从宿舍、食堂、教室,到各种生活服务,无一不体现了学校对藏族学生的关心和照顾。还有各科老师孜孜不倦地教诲和班主任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在我心里,重庆永远是我的第二故乡,一个汉藏和谐的大家庭。我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今天我以重庆西藏中学为荣,明天重庆西藏中学以我为荣!
——重庆西藏中学高2019级2班
贡秋拉措
我曾经在某本书上读到:“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绝不会一帆风顺,但有一种脾气叫不放弃。”很感激当时的自己鼓起勇气去报名参加暑假返藏宣讲活动。
在我害怕、胆怯的时候,是班主任老师与学校领导暖心安慰、耐心开导和鼓励,他们告诉我,“比起结果,过程更重要”。这让我坚定了许多,重新振作起来。
“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在如今五彩斑斓的社会中,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态,从而变成更好的自己。
——重庆西藏中学高2020级2班
阿列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