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名片2021重庆英才大会闭幕本报今起推出特别报道《你好!轨道上的都市区》温馨的“家”还原巴渝原乡味 引领绿色生态风
第001版:要闻
 下一版 
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共建“一带一路”
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名片
2021重庆英才大会闭幕
本报今起推出特别报道《你好!轨道上的都市区》
温馨的“家”
还原巴渝原乡味 引领绿色生态风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1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今起推出特别报道《你好!轨道上的都市区》
首次全景展现重庆轨道交通建设成就,敬请关注

  本报讯 (记者 吴刚)前不久召开的全市交通强市建设工作推进会提出,加快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轨快线)、城市轨道“四网融合”,着力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全景展现重庆近年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既有成就,畅想重庆轨道交通建设美好新未来,本报今起推出《你好!轨道上的都市区》特别报道。

  山水之城独特的地形特点,让重庆轨道交通创造了多个中国和世界第一。其中,2号线是国内最早建成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示范线;3号线是当今世界上线路最长、客流量最大的单轨交通线;创立了国际上第一个跨座式单轨交通标准体系,其中部分标准已被多国译成本国文字参照采用;突破了多个国内乃至世界轨道交通桥梁第一,27号线攻克了国内首条长江上游V型河谷轨道交通过江隧道关键技术,解决了重庆山城江城的天然屏障制约;国内首创山地As地铁车型,实现国内地铁车辆纵坡达到50‰,填补了大纵坡运行的空白。

  同时,重庆轨道交通在单轨技术、山地As车、大跨度暗挖工程设计标准体系及施工工艺、交通深埋车站及长大区间防灾救援、江跳线双流制、互联互通等6方面的创新,为全球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借鉴。

  如今轨道交通对重庆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尤其是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重庆划分“一区两群”的国土空间布局。打破空间阻隔,实现“一区”同城化发展,大运力、高效率的轨道交通是最佳选择。按照“四网融合”的建设新思路,到2035年,重庆主城都市区轨道交通建设总里程将达到6059公里左右。

  重庆为什么对轨道交通情有独钟?这一次为什么提出了更高规格的“四网融合”?“四网融合”将“融”出怎样的新景象?未来,搭乘轨道交通,可否在一天内就“嗨”遍重庆主城都市区?轨道交通将在何种程度上推动重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本报采访团队历时一个多月深度调研,今起连续一周推出特别报道,全景展示都市区轨道建设的历史和未来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创新,敬请关注。

  (6、7版刊登《你好!轨道上的都市区》①②)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