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剧《突围》的热播,著名作家周梅森时隔4年重新回归观众视野。这部聚焦国企改革的现实主义剧作,正是改编自周梅森的新书《人民的财产》。11月6日,重庆日报记者走访重庆各大书店后获悉,自电视剧定档起,该书的销售就迎来了井喷。近年来影视圈与出版业互动频繁,不少影视剧来源于热门图书,在影视剧热播后又反哺图书市场。
影视剧上映迎来二次畅销
电视剧《突围》自播出以来,在各视频平台持续霸榜。与此同时,其原著小说《人民的财产》也同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开始享受电视剧热播带来的红利。
重庆各大书店的热销榜显示,九十月的榜单呈现出明显的影视作品带动图书销量的特点。其中,《理想之城》等近期热播影视作品的原著销售量明显上升,此外还有《上海之死》《觉醒年代》等经典图书返榜。“自从影视剧热播以来,相关原著书籍一直受到不少读者的青睐。”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热播影视剧的口碑效应不仅会让原著二次畅销,甚至会催生周边新出版物的发行。以电影《长津湖》为例,重庆各大书店除了上架《冬与狮》外,还有小说《长津湖》《血战长津湖》《士兵突击》等一批与电影《长津湖》所涉及的人与事件相关的文学作品。
“这些书都很受年轻读者喜欢,比如《士兵突击》,因为剧中提及了钢七连,《长津湖》播出后,该书销量又有所上升。”西西弗书店商品管理中心副总经理谢毅维告诉记者。这也印证了影视作品对出版行业的推动作用。看电视剧可能还是会有一些不够全面的部分,“比如有的观众更想了解长津湖战役的具体情况,除了观看电影外,还可以通过阅读《血战长津湖》等去了解那段历史。”谢毅维说。
未来可多维度开发
畅销书在荧屏上续写生命,影视剧反哺图书销售,这是一种融合共赢的格局。那么,在书影联动现象盛行的当下,出版行业应如何利用好这一风口激活内容市场,延续图书生命力呢?
电影《龙岭迷窟》编剧黄诗洋认为,现在的许多图书出版已经变成了电影周边产业,在电影上映时一起推出,图书的宣发成了电影宣发的一部分。“影视反哺图书热卖是媒体融合时代的一种文化互利。”重庆图书馆馆长任竞认为,出版行业应围绕图书IP进行多维度的产业开发,建设以出版文化为基础的产业融合生态,致力于全民阅读的推动与书香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