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承载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美好夙愿,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现在,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
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在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百年征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从1921年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成长为如今领航中国伟大复兴的巍巍巨轮,我们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前进的历程。从“四个现代化”到“三步走”,再到“新三步走”,再到新时代“两步走”,规划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中国共产党推动共同富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才能稳步推动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就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把党的领导贯穿共同富裕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把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促进共同富裕的不竭动力。
坚持改革创新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挖掘经济增长动力,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探索建立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与政策体系。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打破行政性垄断,完善市场监管体制,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通过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互联互通、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建设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产业结构和管理体系,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持续加强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产业、消费升级齐头并进,经济、社会结构优化互促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市场潜力,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实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发展”既是关键词,也是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也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共同富裕,已具备较好的物质基础。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我们不但要持续做大“蛋糕”,而且要做优做好“蛋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更加协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多渠道增加收入。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体现效率、促进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坚持人民至上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集中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本质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激发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动力。要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自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提升就业质量,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单位:市商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