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产一线的党员攻关小组 |
企业成立以来,36年连年盈利。这项绝大部分企业都无法企及的成就,发生在重庆的一家国企——庆铃集团身上。
“十三五”期间,庆铃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税前利润526亿元、27.6亿元,分别较“十二五”增长7%、13%,在推进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推动“党建+”全覆盖
“持续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双落实、双促进,是我们不断提升主业集中度、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关键。”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对此,庆铃集团全覆盖建立“党建+”模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机制保障。
不久前,庆铃氢动力商用车首次交付客户使用,此举不仅标志着着重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瓜熟蒂落,更呈现了庆铃在推动国内氢动力产品产业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
庆铃在上述项目上的快速推进,源自该集团党委领导班子在布局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产业等重大项目上有效凝聚共识、形成合力。2020年,该集团就召开党委会36次,前置研究包括氢燃料电池在内的重大事项61项,充分发挥了党建的领航赋能作用。
近年来,庆铃集团从制度、机制、组织上,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科学划分“三会一层”(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职责范围和权力边界,全面推行领导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严格执行党组织先议、会前沟通、会上表达、会后报告“四步工作法”,全覆盖制定各级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并明确把党委会研究和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
此外,该集团党委还坚持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同研究、同部署,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压实责任、服务大局。每季度召开党建及生产经营“两报告”会议,党委委员除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外,还直接联系1个-2个党支部,既指导党建,又指导业务工作,外加上党建工作和经营业绩“双考核”,着力破解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两张皮”、压力层层衰减、“上热中温下冷”等问题。
党建引领 创新加速
创新是生产经营的一条主线。围绕党建引领和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庆铃集团抓实两个“创新圈”——依托“党员示范岗”“创新直通车”等平台推选创新骨干,形成内部“创新圈”,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构筑全产品链研发体系,形成外部“创新圈”,并把创新工作情况作为党建工作成效的“加分项”,形成创新激励。
机制理顺,创新加速。近3年,该集团就投入13亿元,实施7个智能制造项目改造,L3级5G自动驾驶智能物流配送车辆获得重庆市首块商用卡车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实施传统燃油车技术升级,轻、中、重型全系列卡车国六研发跨越国六a直达国六b,国六新产品已全面投放市场;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升级,全系列产品已实现高水平电动化,在我市率先布局、发展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和氢动力卡车,与德国博世在重庆成立其本土以外的首个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合资公司,助力重庆市新能源战新产业发展……
在深化国企改革方面,庆铃集团“党建+”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
该集团党委坚持党建与国企改革工作同步谋划、同步开展,组织机构及人员同步设置、同步配备,建立以党建制度为引领的10个方面制度体系,研究启动了84项企业改革重点任务,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将企业改革发展和“重庆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相统一。
通过深入推进子公司市场化改革,全面下放经营事权,庆铃明确集团与子公司权责边界,集团重点管控发展战略规划、投资决定,其他事权全部下放子公司;打破内部价格保护,加快子公司内配产品价格完全市场化,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实施子公司经营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签订《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明确责权利。
党建引领下,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成效卓著:近3年子公司集团外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1%,利润年均增长22.7%。
党建+生产经营,把准企业发展方向;党建+改革创新,不断做强做优产业;党建+队伍建设,实现人才强企……庆铃集团的“党建+”经验,为广大国企以高质量党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鲜活的参考案例。
陆丰 图片由庆铃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