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答好课程思政“大答卷”驻场演出渐热 给重庆文旅生活带来了什么四川省广安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
第005版:重报深度
上一版 下一版 
党建引领 答好课程思政“大答卷”
驻场演出渐热 给重庆文旅生活带来了什么
四川省广安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0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院
党建引领 答好课程思政“大答卷”

    周洪在重庆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研讨会上发言

  “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去年以来,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院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引领,提出以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制定《“党建引领 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聚焦问题精准施策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但关于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怎么看等基本问题,还缺乏统一的学理认识。

  2020年,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院课程思政工作正式铺开,第一步便是聚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邀请有关专家就“党建引领 课程思政”项目进行顶层设计。经过总结凝练,廓清提升,学院研制“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党建引领 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为全区“课程思政”建设绘制出行动路线图。

  方案提出,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3年,从2021年春季开始到2023年底结束。3年行动计划分启动、实施、成果总结、成果推广与再总结四个阶段。

  争取到2023年,指导全区中小学校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有关课程体系,增强全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全面提升教师实施能力,探索形成课程思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激励机制。

  经过前期铺垫,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同步完成了对院内教研人员的课程思政培训,由各学科教研员组建本学科课程思政核心团队,已初步研制出各学科课程思政具体实施方案。

  全面推进协同发展

  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怎么干”成为了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院积极探索实践的重点问题。

  今年7月,学院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完成了区域内各学科各学段教师全员培训,在全区教育系统掀起了课程思政的探索热潮。

  随着新学期工作的全面开启,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就育人机制、课程资源、教学模式、开展活动、队伍建设、评价机制等6个方面展开探索。

  以育人机制为例,学院构建了以“院外专家引领,区教师进修学院统率,区‘党建引领 课程思政’研究与指导中心具体负责,中小学校”为主体,党员和骨干教师双带头,爱国主义、红色革命等主题教育基地和社区、家庭等共同参与的院内外协同育人机制。

  在建构课程资源上,要求各学段各学科把党建与学科课程思政教研相结合,系统梳理本学科课程思政元素和内容,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教学模式也有创新,如通过创设社会情景、生活情境等,让学生在加深对课程思政内容的理解,最终践行课程思政传达的思想观念。

  这些内容的协同推进,为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奠定了基础,也将为大渡口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立德树人成效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攻克难点成效初显

  “全面推进‘党建引领 课程思政’落地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最大的也是必须要优先解决的一大痛点就是教师意识问题。”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党支部书记周洪介绍,由于长期的认知偏差,不少非班主任或非思政课教师会片面地认为完成好自己的教学任务就已足够,对在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做法不理解,教师动力不足是工作开展的最大难题。

  为了让各科教师认识到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学院以专项培训为抓手,从抓教研员到种子教师培育再到全员培训,搭建起从点到面覆盖全区教师队伍的培育制度,让老师从意识上“觉醒”。

  经过全员培训以及典型引领,教师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被动消极落实变成了主动研究推进。如今,“课程思政”成为了大渡口区教师队伍中的共同话题。怎么在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怎么讲才不生硬?怎么讲得有意思?教师内驱力的全面激发,也激活了大渡口区教育系统“课程思政”的生命力。

  除了教师意识的变化,一年来,在全院的统筹推进、全区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党建引领 课程思政”在理论成果、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也已初显。

  目前,学院已出版《中小学思政微课程研究》专著1部、地方教材3册;开发精品校本课程48个、优秀课程资源625个;课题《区域学校思政课整体推进的策略与实效性研究》获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市教委遴选为重点培育项目。

  谭茭 王玲美 图片由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院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