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建工:把脱贫攻坚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涪陵页岩气田开发缘何跑出“加速度”《解码智能时代2021》书摘大鱼海棠广场成新打卡点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与铜梁签署合作建校协议安装使用App按照“最小必要”原则进行授权
第004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冶建工:把脱贫攻坚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
涪陵页岩气田开发缘何跑出“加速度”
《解码智能时代2021》书摘
大鱼海棠广场成新打卡点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与铜梁签署合作建校协议
安装使用App按照“最小必要”原则进行授权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0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码智能时代2021》书摘

  5G新技术助力农业领域,“科技兴农”将迈向“智慧兴农”

  (选自《解码智能时代2021:从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瞭望全球智能产业》)

  时至今日,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农业,面目日渐清晰,大数据、农业机器人、远程遥感技术等早已照进现实,农业4.0时代近在眼前。

  和传统农业相比,信息和知识已成为智慧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元素,运用于生产过程从而形成知识生产力。智能化的装备将逐渐参与到农业作业的全过程,实现机器换人,减轻体力劳动。

  如今,随着5G新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田间地头早已开出“智慧的花朵”。

  在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一架5G网联植保无人机,可为试验农田提供集成无人机植保、遥感大数据和农业大数据于一体的高效飞防服务和精准农业服务。同时,5G网联植保无人机数据还将对接重庆农科院智慧农业园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园区内不同产业区土壤、环境、病虫害等田间信息,实现农作物生长的动态评估等,高效科学指导农事生产。

  目前,重庆已建成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包括数据标准和平台运行两个体系、一个农业大数据资源库、政务服务和公众。

  服务两个系统,初步形成了农村农业大数据应用成果矩阵,推动了大数据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比如,“渝益农”全市信息进村入户大数据平台,全面集成公益、便民、电商和培训服务,促进信息服务延伸到村、信息精准到户。

  “科技兴农”从来都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只不过,假以时日,这句话可以改一改了。当大数据与农业相结合,现代农业将再次升级,万物互联和大数据应用于现代化的农业当中,将为我们展现出一幅优美的画卷,人与农业的关系再一次被改写,“科技兴农”也将改为“智慧兴农”。

  智慧农业:人与自然的科技契合

  (选自《解码智能时代2021:来自未来的数智图谱》)

  如果把视角放得更远,智慧农业的商业价值体现得更加地域化,已经出现了三种典型模式。

  一是美国模式,美国通过大型农用机械和直升机耕作管理,很多农场都实现了精准施肥、精准施药和精准灌溉;二是日本模式,作为农业经营网络化的代表,日本通过搭建市场销售信息服务系统,建立了个性化“网上农场”,使农户对国内或国际市场了如指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调整生产品种和产量;三是以色列模式,作为农业管理数字化的代表,以色列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田块施肥量进行数字化管理,并且通过高科技生物基因技术在沙漠中进行种植试验。

  同样作为小型家庭农业的代表,荷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政府便开始推行农业保护政策,通过大额农业补贴推动智慧农业设施和知识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花卉、蔬菜种植和畜牧业,打造智慧农业与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形成各地区农旅特色化“小气候”。

  这种“向少量的土地要效益”的模式,值得中国智慧农业借鉴。但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如何平衡两者的利益才是关键。

  首先,政府、企业、农场工人和个体农户都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利益分配机制让弱势群体获得合理价值,而不是利用新兴技术“剥夺”他们的剩余价值。

  同时,智慧农业的普及可能导致低技能农民被边缘化,出于机会公平考量,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将智慧农业取得的部分价值对低技能农民进行补偿。例如,提供智慧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有机会得到高技能能力,参与并融入“智慧经济”。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