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清朗金融网络环境,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庆富民银行在各级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宣传活动,着力提升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强化组织保障
突出宣教重点
自金融知识宣传月活动启动以来,重庆富民银行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由行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任组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具体工作牵头组织部门,第一时间发布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员工学习培训、挑选业务熟练且表达力强的员工组建讲师宣教团、制作《消保工作指南》供全员学习使用,聚焦本次宣教重点,突出“一老一少”特殊群体,在充分掌握金融宣教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由内向外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动静结合出实招
扩大宣传辐射力
该行精准细分金融知识普及群体,采用动静结合方式,多渠道进行金融知识宣传。首先,该行立足主阵地,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口号、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短片,在公众教育区放置宣传折页供客户取阅,开展“金融微沙龙”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客户,有侧重地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养老骗局、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在办公场所设置爱心驿站,为进出大楼的人群发放宣传折页,引导消费者有效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同时,该行开设“金融宣教流动车”,选取人流量大的商业街道、居民小区,派出熟悉金融业务的消保宣传大使,针对普通消费者、进城务工人员和社区居民,通过流动推车的方式开展走街串巷式宣传,向老年人、青少年、商户发放针对性的宣传折页,向周边居民宣讲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跨境赌博等金融知识,耐心解答消费者疑问,传授金融知识。这种动静结合的宣传方式,受到了广大客户群众的好评,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深耕线上宣教推广
精准普及金融知识
与此同时,该行充分发挥数字化银行优势,大力推进线上宣传教育。一是每周推出3期至4期宣传文案,紧密围绕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解答常见的征信和存款保险问题,阐述买卖银行卡的背景、危害、不良后果等;二是该行在微信公众号特别开设“夕阳课堂”“防范非法集资小剧场”“红色金融故事”“金融校园行”“月月315”等专题栏目,制作并推出多期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专题性宣传资料;三是通过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发布风险提示公告,倡导消费者积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减少上当受骗几率;四是充分运用网络媒体、纸质媒体渠道发布宣传月的最新动态、创新方法及金融知识,不断提升民众金融素养。
金融知识进万家
守护老幼有妙招
该行深入研究金融消费者素养调查报告,继续深度聚焦“一老一少”,研究青少年、老年客户在金融领域关注的问题及需要普及的金融知识,通过线上“夕阳课堂”“金融校园行”,普及老年客服专属服务热线拨打教程,“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教程,防范支付安全、个人信息泄露、虚假金融宣传等知识;通过线下“金融宣教流动车”,向各类群体普及金融知识。该行还走进巴蜀常青藤中学校园,向学生传授关于防范电信诈骗、“校园贷”等金融知识,推进青少年金融知识普及;开设老年人客户服务专属热线,推进传统金融与适老设施有机融合。
活动成效显著
打造常态化宣教模式
宣传月活动期间,该行精心组织,共计发布40余期公众号宣传推文、美篇、海报、小视频,通过媒体发布多期宣传报道,开展10余次线下宣传和内部员工培训。此外,该行正在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常态化创新宣教模式,建立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金融改革发展成果,为努力构建和谐、安全的金融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切实打通金融知识普及“最后一公里”,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陈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