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促进社会和谐以党建引领促社区治理效能提升社会治理要紧紧抓住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
第010版:思想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加快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推进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
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促进社会和谐
以党建引领促社区治理效能提升
社会治理要紧紧抓住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9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观察

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促进社会和谐

甘敬鸣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人和街道党工委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以“三坚持三提升”为抓手,推动社区治理水平和能力稳步提升。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治理能力。基层治理,必须始终强化党建引领,确保基层治理保持正确方向。一是高举党的旗帜,将党的声音“一传到底”。始终坚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持续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为党员群众讲微党课活动,通过微宣讲、文艺活动等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建强战斗堡垒,让党的领导“一呼百应”。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选优配强社区班子,全面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全面推行“网格党建”,用“小网格”撬动“大治理”,推动党建网格事务有人管、服务有资源。三是发挥先锋作用,使党群关系“一网情深”。常态化开展党员“四亮四得四力”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活动,让党员干部沉到网格中,持续开展“幸福一生、五心服务”“真情走访、真心帮助”活动,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坚持共建共享,提升治理合力。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善借多种力量为治理服务。一是推动三社联动,实现社区服务专业化。积极探索和推动三社联动,引进雾都之光、弘毅社工等社工组织,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形成基层社会治理整体合力。动员社工组织积极开展就业、养老、文化、法律等服务活动,让社区服务更专业、更有温度。二是用好科技手段,推动社区治理智慧化。大力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整合社区各类数据资源,实现慧政、慧企、惠民的目的。通过建立“和·物业”智能服务社区云平台,打通政府、物业、居民之间的信息通道,将小区信息、政府通知、居民问题等“一网打尽”,实现社区治理更便捷、更智慧。三是统筹各方力量,凸显社区建设特色化。建立共驻共建机制,通过党建联席会议、物业联席会议等制度,定期召集驻街单位、物业企业、社会组织商议工作。全面实施“一社一特”计划,形成“六桥同治”“服务三次方”“七彩之家”等各具特色的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推动社区治理的长效参与和持续化发展。

  坚持“三治”融合,提升治理效力。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有利于集聚力量、凝聚人心,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局面,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发展活力。一是自治为基,社区治理添活力。完善居民公约,探索建立环物委、“三事四声五步一平台”等议事协调机制,定期组织居民协调会、议事会、网格会共商共议共决关键事和民生事,让群众的意见有渠道提、群众的话有场合说、群众的事有人办,增加居民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二是法治为本,安全稳定筑基石。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大力推广“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面落实“一社区一法律顾问”“法官进社区”等工作机制,让心中有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的观念深入民心。三是德治为先,以文化人育新风。开展“人和好人”“最美家庭”“廉洁家庭”等评选,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营造孝老爱亲、团结邻里的良好社会风气。以工匠精神开展“和谐人和”“魅力人和”“幸福人和”三大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作者系两江新区人和街道党工委书记)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