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升级,重新定义生活及生产方式
(选自《解码智能时代 2021:从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瞭望全球智能产业》)
随着数字世界与实体世界的融合,生产生活都在被数字化重塑,线上向线下渗透、兼容。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不同的数字化板块链接在一起,构成人们的数字化生活。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任宇昕认为:“未来,纯粹的‘线下生活’和‘传统产业’将不存在。”
在数字化生活中,人们和世界沟通的方式产生巨大的变化,颠覆过往的生活方式,线上线下趋于融为一体。
现实中的社区,刷脸回家、手机分享放行码、智能APP迅速联系物管人员,监测温度和土壤湿度自动浇灌植物,不再是实验室演示,而已经成为小区居民的日常。
未来10年,数字智能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所熟知的各行各业,医疗健康、工业制造、教育、金融、交通、城市管理等,而传统行业数字化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新一轮增长点。
这新一轮增长中,数字化不再是大企业的专用工具,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将被数字智能技术赋能,在数字化升级中找到创新突破口,完成自身的进化。
腾讯和宗申集团旗下忽米网的合作,就是典型的数字技术赋能中小企业的案例。围绕工业互联网核心场景,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新制造”升级服务。例如,重庆的太仓科技,就通过“云端工厂”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透明管理,将生产周期缩短35%,原材料异常损耗降低50%,大大提升了企业效能。
随着数实融合的精度不断提高,企业的数字化升级将从台前延伸到幕后,从用户连接升级到生产环节重塑,从被迫转型发展到主动创新,从经济运行的大动脉到产业创新的毛细血管,最终形成集聚效应,实现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重新定义生产方式。
5G爆发?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选自《解码智能时代2021:来自未来的数智图谱》)
我们觉得5G市场静悄悄,正是因为5G现在仍处于向早期大众跨越的“黎明”中。在这个过程中,产量少、更新慢、体验差、成本高是每个新兴技术都会面临的问题,而且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当然,讨论新兴技术的共性问题,并不能完全触及5G商用过程较慢的本质原因,我们还需要了解5G领域的两个特性。
第一,5G瞄准的是产业互联网。
广义的互联网时代有上、下半场之分,上半场是消费互联网。在此期间,中国出现了淘宝、美团、抖音等一大批做消费互联网的企业。它们的业务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消费互联网对生活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是应用软件带来的,更是承载网络传输的4G带来的。
而在下半场里,主角从“消费”转向了“产业”,核心从需求端开始上移至供给端,而这正好契合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策。于是,我们看到阿里巴巴开始转向零售商业操作系统,美团开始赋能餐饮商家的经营活动,腾讯则选择将自己化身为数字世界的“连接器”。
毫无疑问,5G主要瞄准的并不是消费互联网领域,而是以智慧工厂、供应链与产业大数据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产业升级所需要的数据承载能力是4G无法达到的,这才需要5G来填补空白。
第二,5G是一种应用环境,而非应用。
5G与其他新兴技术最明显的不同,是它更加强调物与物的链接。大众想要体验的5G带来的革新,存在于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等应用之中,是5G让这些黑科技最终得以面向我们的生产生活。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支援医院采用5G技术,远程控制机器人为患者做超声检查。我们感叹超声机器人的奇妙,但很可能会忽略5G在其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数字孪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什么改变?
(选自《解码智能时代2021:前沿趋势10人谈》)
信风智库:请您为我们分享一下,数字孪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罗熙文: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过去还是未来,虚拟孪生在各行各业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就说航空航天这个行业,如果没有虚拟孪生技术的话,我们很难去真正高效地建造一架飞机。因为飞机设计制造过程,需要各种不同的模拟测试,包括新材料的应用以及各种新的技术应用。所以如果没有虚拟孪生技术,设计建造一个飞机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现在能做到把这个时间从20年缩短到4年。
再说汽车行业,在新型交通出行方式上,我们对于汽车的概念不仅仅是关于它的车身、底盘或者发动机应该要怎么设计。我们关注的是车内和车外的互相连接,我们应该把汽车放在它具体的应用环境中,无论是一个城市还是一条智能道路上去观察,去进行一些测试。所以如果没有虚拟孪生,我们开发下一代汽车也不是不能做到,但是它一定会更麻烦,会花更长的时间。其实利用虚拟孪生可以大大地节省我们的时间以及节约我们的精力。
刚才我们提到的,都是制造业方面的一些例子。其实在基础设施、智慧城市以及生命科学方方面面都有这样的例子。我还想提到一个点,就是如今全球和中国都在强调的碳中和的目标。
其实我们现在设计或构建一个产品的时候,都会去考虑它对于碳排放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利用虚拟孪生就可以进行准确的预测,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甚至在物流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怎样的碳排放影响。
我们谈到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各行各业来带来价值,帮助他们实现创新。比如建筑行业,目前的建筑行业刚刚正在掀起一轮新的变革。未来对于新材料的应用,对于新的建筑方式,包括新的工厂建造方式,都会有一个革新。未来五年,我们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建筑公司都会发生数字化的转型。
再说生命科学这个行业,现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坏消息。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科学行业,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加快疫苗的研发,此前疫苗的研发周期大概是10年左右,但现在不到两年,我们就已经研发出了疫苗。
这背后其实也是通过虚拟孪生技术,仿真模拟出了各种不同的大分子机构,通过算法模型从100多万种甚至更多的组合可能性当中,寻找出三四种药理最有效且毒理最低的大分子结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