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021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暨首届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节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熙街广场举行。活动现场,2021“典赞·科普重庆”年度推选结果正式揭晓,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重庆大学先进研究院院长谢更新等10个科普人物(团队),《新时代市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等10个科普作品获选,并将被推荐参加“典赞·2021科普中国”年度科普人物、年度科普作品征集推选活动。
据介绍,“典赞·科普中国”是由中国科协发起,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共同举办的一项盘点年度科学传播典型的活动盛事,通过推选宣传优秀科学传播人物、优秀科普作品,发布热点科学传播事件和科学辟谣榜,汇聚科普成果,有效激发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热情,引领公众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热爱科学,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科普工作,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积极作为,努力形成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的生动局面。
今年7月,市科协首次启动了“典赞·科普重庆”年度推选活动,其中年度科普人物(团队)分为科研科普人物(团队)、基层科普人物、科普特别人物三类,年度科普作品分为科普图书、网络科普作品、科普影视频、科普展览展品四类。经过广泛征集,全市科协系统、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单位、相关科普基地共107个科普人物(团队)、科普作品报名,其中符合条件的项目83个,包括科普人物(团队)54个、科普作品29个。经过评审,最终遴选出2021“典赞·科普重庆”10个年度科普人物、10个年度科普作品
在年度科普人物(团队)中,有的是从事前沿科学研究的知名科学家,有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科普一线的科普工作者。他们有的走到街头田坎讲故事、说言子、演话剧,有的打造集视频制作、内容剪辑、在线直播一体化的科普演播厅,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重庆大学先进研究院院长谢更新教授作为我国“嫦娥四号任务生物科普试验载荷”总设计师,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解决了生物静置生长控制技术、航天领域复杂力学环境下生物固定技术等六大难题,成功在月球表面培养出人类第一片绿叶,受到国内外上千家媒体深入报道。与此同时,他注重将科技创新与科普教育紧密融合,不仅入选首批中国航天科普大使,出版“月球与人类”系列丛书,还通过线上录制科普视频和线下演讲、讲座、交流及展览等方式,将深空探测中心科研成果广泛传播,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这些科学家肩负着时代赋予的科技自立自强重任,是永攀科技高峰的践行者,同时他们也是播种科学未来的先锋者,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己任,大力推动科学普及。”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典赞·科普重庆”推选活动的开展,引导更多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事业,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为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