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在加强乡村产业人才、农业科技人才和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培育方面,《措施》提出,我市将实施高素质农民能力提升计划,开展农民职称评审工作,5年内培育高素质农民10万人左右。同时,加大涉农专业大学生培养力度,引进培育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每年分别选派市级、区县科技特派员1000名、2000名以上,并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发放补贴。
此外,我市还将实施万名乡镇公共服务人才集聚工程,5年内,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为全市乡镇引进优秀青年人才2万名。开展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力争5年内新招募3000人以上。实施“万名大学生服务乡村”计划,力争2025年前实现每村至少1名大学生。
在完善乡村人才支持政策方面,《措施》提出,将完善乡村人才评价机制,并加大乡村人才激励力度,落实县级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改革,破除职员晋升“天花板”。加大乡村人才服务力度,完善乡村人才看病就医、子女入学、安居出行等配套服务政策,并在重庆英才大会中,专门设立乡村人才活动项目,吸引海内外高水平人才参与乡村振兴。
在加强乡村人才组织保障方面,我市将建立乡村人才工作责任制,依托川渝合作、鲁渝协作、“一区两群”协同发展等机制,将乡村人才支援作为结对帮扶的重要任务。同时,探索建立“智慧乡村人才超市”,提供信息化平台服务、智能化人才匹配,为城乡人才资源流动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