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政府建设引领超大城市治理智慧化汲取智慧力量展现使命担当推动共同富裕要精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共绘雪域高原美好新蓝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多向发力
第015版:思想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以数字政府建设引领超大城市治理智慧化
汲取智慧力量展现使命担当
推动共同富裕要精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共绘雪域高原美好新蓝图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多向发力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8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前沿视角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多向发力

马方 龙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文化安全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我国的政治安全、网络安全等密切相关、互相影响,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安全事关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人民的幸福安康,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保障,因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增强文化自信,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创造力、持续力的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我国文化自信的三大源泉。增强文化自信,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文化自信的三大源泉。一要加强对优秀文化保护机制建设。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好摸底工作,科学推进优秀文化资源的分类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严格遵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落实保护措施,做好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对于革命文化要注重革命文物保护,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创新思维作为深层驱动力,扎实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二要推动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拓展优秀文化传播渠道、创新优秀文化传播手段,使其更切实地贯穿于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生活中。三要开展优秀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党员干部积极带头、人民群众踊跃参与学习优秀文化的良好氛围。此外,还要提升优秀文化创作力,通过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为文化产业带来蓬勃生机,这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不竭动力。

  凝聚社会共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安全的核心在于意识形态安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纲举目张的重要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途径。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使其成为内在的跃动的灵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术理论研究,支持鼓励相关课题研究,不断深化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贯穿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理论形态”转化为“生活形态”,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贴近生活的好人好事,评选爱国爱党、敬业奉献、乐于助人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典型并加以广泛宣传,使人民群众能够自觉地向先进模范看齐,努力提升自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握文化话语权,构筑国家文化安全防线。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既需要自身文化产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等内在动力的支撑,也需要警惕外来不良文化和错误思潮的侵蚀。一方面,要牢牢把握互联网时代的话语权,构筑文化安全的对外防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文化生产传播方式的日趋便捷,一些西方国家将中国的崛起视为重要威胁,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以期通过文化入侵等方式阻碍我国前进的步伐。因此,要防范和抵御外来不良文化和错误思潮的渗透,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净化网络环境、惩治违法言论,提高国家安全法治的治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另一方面,要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舆论引导力,强化文化安全防线的内源性力量。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保持向上向好态势,但也要看到,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任务依然艰巨。因此,要切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自觉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自律能力,旗帜鲜明地批驳不良言论和错误思潮,增强对不良文化的鉴别力,主动抵御不良文化的侵扰。只有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才能使更多人自觉加入到增强我国文化话语权的队伍中来,形成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190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