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十年同筑巴渝梦 扬帆起航再谱新篇章一键点击可完成7项税费办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出台生态修复作业忙
第0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砥砺十年同筑巴渝梦 扬帆起航再谱新篇章
一键点击可完成7项税费办理
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出台
生态修复作业忙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8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出台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印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要求各相关部门和沿线省份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组成单位和有关地方高度重视,密切沟通协调,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序推进各项工作。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的印发,为沿线省份完善分省份建设保护规划,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整合长城沿线15个省区市文物和文化资源,按照“核心点段支撑、线性廊道牵引、区域连片整合、形象整体展示”的原则构建总体空间格局,重点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长城精神文化研究发掘、环境配套完善提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数字再现工程,突出标志性项目建设,建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长城保护传承利用体系,着力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整合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文物和文化资源,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珠串线、线带面”的思路优化总体功能布局,深入阐释大运河文化价值,大力弘扬大运河时代精神,加大管控保护力度,加强主题展示功能,促进文旅融合带动,提升传统利用水平,推进实施重点工程,着力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新时代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整合长征沿线15个省区市文物和文化资源,根据红军长征历程和行军线路构建总体空间框架,加强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建设,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教育培训工程,推进标志性项目建设,着力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呈现长征文化,弘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家园。

  据了解,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印发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继续加强整体统筹协调,尽快印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指导沿线省份推出分省份建设保护规划,着力形成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功能突出、贯通衔接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体系。同时动员各方面力量,建设投融资平台,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质量推进。

  新闻链接>>>

  我市大力开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

  当前,重庆正大力开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出台建设方案和规划,完成重庆红军长征纪念馆设计,实施文物保护修缮等项目43个,一批长征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展示体系加快形成。

  接下来,重庆将全面保护修缮长征文物旧址,着力建成“1+3+N”的展示体系(“1”,即1个核心馆,新建重庆红军长征纪念馆;“3”,即提档升级王良故居、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川陕苏区城口纪念馆3个片区中心馆;“N”,即开放一批文物建筑,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加快推进文旅开发、基础配套等项目建设,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联合周边省市推出精品展览和长征步道,大力弘扬长征精神。

  (记者 赵迎昭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