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竹娃感党恩,永远跟党走”——竹林实验学校庆祝建党100周年演出 |
“竹娃颂党恩、逐梦新时代”。近日,两江新区竹林实验学校庆祝建党100周年暨“六一”表彰活动上,竹林学子们身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庆祝建党100周年,展现出新时代少年的蓬勃朝气。
一所学校,一方育人的净土,一座成长的乐园。自建校办学以来,竹林实验学校以党建为引领,坚持“谦·惠”的办学理念,打造“竹文化”为办学特色,发扬“坚韧不拔,勇于突破”的竹精神,走上内涵办学道路,筑就满园“桃李芬芳”,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砥砺前行。
党建引领
以无声力量浸润师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而今,我作为一位新时代党员,让晨曦伴随暮色的更迭,不忘服务之心;让疾马依旧加鞭奋蹄,不忘实干之心;让捧爱的心从容而来,不忘爱人之心!”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不久前举办的“我是共产党员”主题演讲比赛上,以陈绍永为代表的党员教师们,或讲述自己的感人经历,或歌颂身边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正如老师们讲述的那样,“不忘教育初心,潜心教书育人”,在竹林实验学校不仅是一句承诺,更是掷地有声的行动。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保障。”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王吉强调。
办学多年,学校坚持党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落实好“一岗双责”“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和校务公开等制度的同时,着力探索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的融合。学校建立总支、支部、党小组三级管理模式,建立党员示范岗11个、党员责任区8个、志愿服务队1支,培养12名党员骨干教师,以党员先锋为模范,抓好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工作。
在党建引领下,学校逐步形成教书育人、潜心育人的良好氛围。
学校打造以“竹”为内涵的理念文化,确立以“谦·惠”为办学理念,倡导“虚心、谦恭、严谨”的人生态度和“惠及、博学、智慧”的办学思想。
走进竹林实验学校,围绕“竹”文化命名的翠竹楼、修竹楼、贤竹楼等和校园走廊、教室、办公室内布置的艺术作品等视觉体系,共同构成处处彰显着竹之幽、竹之坚、竹之直、竹之谦等特色文化的育人环境;围绕竹文化精神,学校结合班级实际,提倡特色化班级文化建设,设计以竹文化为主题的班名、班旗、班歌、班风,布置适宜的班级环境,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竹径通幽、竹韵飘香”的“竹文化”环境,成为潜移默化中浸润师生的无形育人力量。
五育并举
让尚美心性自由生长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竹林实验学校围绕“竹”文化核心,创新德育活动、德育形式、德育研究、家校结合,推动德育一体化建设,坚持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
学校打造了升旗仪式班级展示、一年级新生“开笔礼”、“体验、创新和成长”科创艺体周,“竹志杯”人与自然运动会、“竹趣杯”科创艺术DIY体验、“竹韵杯”青春才艺大赛等德育品牌活动;创新德育形式,与重庆市革命传统教育办公室、歌乐山烈士墓、重庆科技馆、南坪会展中心、悦来国博城、三峡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军事化体验活动,依托社会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中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不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此外,学校还创新家校合作,通过家委会、新生家长会、家长课堂培训等,紧密联系家长,共同助力学生成长。
每周二下午的走班社团和每周五的精品社团活动时间,是竹林学子们最为期待的时间。学生们放下书本走出教室,到网络选课中选定的兴趣社团参加活动。
菁菁校园化身艺术和欢乐的海洋——既有挥斥笔墨、翰墨飘香的国画、书法;也有盈盈在耳、悠扬婉转的戏剧、歌唱;更不乏铿锵有力、活力四射的武术、足球,充满传统韵味的扎染、版画……
原来,为给每一种个性营造宽松、自由的成长空间,学校在一年级—八年级开设国画、书法、阅读、英语话剧、合唱、版画、扎染等39个走班社团、精品社团课程。创建以“竹文化”为主线的特色课程,深刻挖掘课程资源,编写了《青青竹林》系列校本教材,在拓展型课程板块开设了“竹韵”“竹趣”“竹志”“竹艺”四大类选修课,覆盖美术、科技、体育等多个领域。
学校不仅配备了音、体、美专职教师32名,建设有实验室、计算机室、生物室、科技室、音乐室等20多间功能室,还邀请校外优秀教师参与教学活动,以优良的师资、宽敞的场地、先进的设备、科学的管理为实施素质提供可靠的保证。
资料显示,学校师生参加各种比赛多次获全国及市级奖,多次代表新区参加市级大赛并取得较好成绩。
课程改革
促区域教育优质均衡
在竹林实验学校,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画面:美术课上,孩子们做竹编、竹刻;音乐课上,孩子们学习竹歌、竹舞、竹笛演奏;语文课上,有关竹的词语、对联、故事、诗词、散文等也是“常客”。
充满“竹”韵“竹”味的生动课堂,正是学校课程育人的真实写照。
学校紧抓课堂育人核心阵地,以区级重点课题“竹文化特色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为驱动,竹林实验学校积极推动校本教材与国家教材的整合,在美术、体育、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等课程中融入竹文化元素,让竹文化课程与国家课程紧密结合,紧扣学校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
翻开竹林实验学校任何一位老师的备课本,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手写教案。在信息化和互联网普及的时代,一份份个性化的手写教案背后,是每一位老师对每一堂课的认真负责、精益求精。
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竹林实验学校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备好一节课、说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评好一节课和读好一本书的活动,把“五个一”活动纳入了学校的常规管理。学校坚持每月对教师进行“六认真”的抽查和考评,做到有要求、有检查、有反馈、有具体整改措施。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评价体系的变化,每一个教育人都应当认识到,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单向的知识输出,而是以生为本,注重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鼓励教师以探究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让位”学生,促成“教”与“学”关系的转变。
近年来,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攀升,教育工作目标督导评价、校长年度工作考核多次获区级一等奖。2021年,学校初中教学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低进高出”历史新突破。一流的质量深受社会的好评、家长的认同,全区、全市甚至外省市的学子纷纷慕名而来。
文秀月 覃燕 图片由两江新区竹林实验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