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 护航大市场 服务大发展市场监管大事记
第052版:特C12 百年辉煌 重庆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市场监管 护航大市场 服务大发展
市场监管大事记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7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场监管 护航大市场 服务大发展

    ①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国家质检基地

    ②江北区市场监管局对婴幼儿奶粉进行检查

    ⑤巫溪县市场监管局检查食品安全

    ④永川区市场监管局指导市场主体年报

    ③合川区市场监管局检查特种设备

    我市发放首张“川渝通办”营业执照

  开办企业更为便捷,安全消费更有保障,服务发展更加高效……如今提起重庆营商环境,变化看得见。

  扛起责任,不负使命。近年来,重庆市场监管人牢牢抓住市场监管机构改革重大契机,准确把握新时代市场监管的定位和方向,促进机构从“物理整合”转向“化学融合”,着眼未来5年—10年改革发展谋篇落笔,以“113661”工作思路破局开路,当好市场公平竞争的维护者、安全底线的守护者、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者,各项工作全面起势、齐头并进,为全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保障。

  以大监管护航大市场,用大服务推动大发展,市场监管正在时代大考中交出一份精彩答卷。

  聚焦风险防范 关切民生守护安全,人民生活更美好

  市场监管工作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小到为消费者调解纠纷,大到守护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等,每一项市场监管工作都连着民生,关乎民情。

  民生安危,系于监管。2018年10月26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牌,全市市场监管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初心和使命落实在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中,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守生命安全红线和健康底线,一系列严密的措施举措紧随其后、落地见效。

  全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围绕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若干措施和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加强“1+1+3+31”食药安委机制,食安、农安、公安“三安”有效联动,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检量达到4.55批次/千人、提高了13.8%,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8.3%,累计创建市级放心肉菜示范超市75家,验收市级餐饮食品示范街4条、示范单位20家,建成智慧农贸市场14个,校园食品安全、保健食品虚假宣传、食品无证生产经营等一批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统筹制定“两品一械”监管计划,对儿童用药、网络售药等人民群众关注重点进行专项治理,始终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积极支持医药企业研发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全力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我市组建市安委会特种设备安全办公室,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111项任务有效落实,特种设备检验信息实现“零飘红”,19.8万部电梯接入96333应急处置平台,占全市电梯的98%;

  全力保障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我市对10大类工业产品实施重点监管,监督抽检1.38万批次、问题发现率8.7%,开展排水管材产品、儿童学生用品等专项检查,深入排查治理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和车载罐体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召回缺陷消费品54批次、3.5万件……

  春去秋来,硕果盈枝。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固向好,工业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万台特种设备死亡人数均值从0.26降到0.09。

  随着归并融合的稳步推进,全市监管队伍上下一盘棋、一张网、一条心,写下了大市场大安全的崭新篇章。

  聚焦营商环境 善作善成改革创新,发展环境再优化

  市场活力充分激发,催生了新业态繁荣。

  截至2020年底,重庆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00万大关,市场主体活力迸发,保持稳定增长,已发展成为多种经营主体并存、三产占比更优、经济领域覆盖更广的新格局。

  新格局呼唤新秩序。重庆市场监管系统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统领大胆破题,着力破解企业生产经营和消费维权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监管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心尽力做好优化营商环境“1+3”专项小组工作,牵头推动开办企业实现“一网、一窗、一次、一日”全流程办结,先后开展75项改革任务,出台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19条措施,梳理40项改革事项纳入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实现自贸区“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全覆盖……

  经过一系列改革,全市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市级管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由17类减至5类,强制管理计量器具由60类117种减至40类63种,食品生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食品经营审批时限压缩了三分之一,特种设备、药品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压缩了二分之一……实现5年净增市场主体104万户、年均增长9%。《推动企业开办“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荣获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优质服务案例。

  市场之活不仅在于厚爱,还在于严管。

  持续开展涉及民生安全、市场公平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项执法专项行动,累计出台各类制度95个,依法监管、开门监管、智慧监管理念逐步深化,率先建立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制,打击传销工作连续8年位列中央综治考评第一等次,广告违法率保持全国低位,主要民生商品假冒伪劣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强化信用联合监管。2020年,部署深化诚信缺失突出问题治理,开展“十项重点治理行动”,一大批经营异常、严重失信的企业被公开曝光,全市企业信誉度、经营者诚信度明显提高。

  聚焦发展主题 凝心聚力全情服务,促进发展高质量

  发展是头等大事。如何发挥市场监管部门职能,寻求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一直是重庆市场监管人锲而不舍的追求。

  “始终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思路清晰,步伐稳定。坚持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服务,寓监管于服务,积极助推“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等重大战略部署,切实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使命感责任感转化为脚步坚实的一致行动。

  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贡献力量。累计购买消费扶贫农产品402万元,配合认定扶贫产品11636个、供应商3014个,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634户、家庭农场1997户,培育农产品商标1.58万件、地理标志22件,创建国家级农业农村标准化示范项目6个,指导签订涉农合同8316份;

  在抓监管战疫情中展现担当。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5个专项组,尽锐出战、执法亮剑。率先明确8个方面市场监管重点,密集出台7个执法指导意见,细化工作措施清单256条;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拉网式检查,累计取消大型宴席、家庭集体宴席80万桌,专项抽检粮油菜肉蛋奶果等大宗食品3千批次;

  在携手唱好“双城记”中积极作为。全面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接续签订川渝市场准入、标准化、计量、特种设备、消费者权益保护、信用监管、知识产权等一系列合作备忘录,推动25个区县局与四川省32个市(区县)局签订市场监管协议;

  在推进质量强市建设中尽职尽责。积极推进制造业、食品、环保等领域质量提升行动,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布地方标准133项、增长41.5%;成立市大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重庆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标准化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一批市级重大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全市市场监管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正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信念奋勇向前。

  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十四五”开局,新征程开启。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持续深化“113661”工作思路,努力实现“三年上台阶、五年创一流”目标,奋力开创新时代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聚焦忠诚干净担当 强党建 固基础

  党建是推动工作的引擎。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级基层党组织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干部强化政治能力、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努力建设市场监管铁军。

  进饭店、入超市、到药房,下社区,投身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回顾来路,在全市发展的的每一个角落,顺应时代的每一个瞬间,“市监蓝”出现的地方,就有党旗在飘扬,涌现出一批忠诚为民、法治公正、务实严谨、担当清廉的先进典型。

  这里有始终把党的初心使命铭刻于心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王芹兰、全市优秀共产党员李红雨;

  这里有把公证检验质量视若泰山的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工作者吴超杰;

  这里有只为988户大山里亲人的承诺,扎根战贫一线的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粟廷富;

  这里有坚守一线全力守护市场秩序稳定的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文武;

  ……

  百舸争流千帆竞,扬帆起航奋者先。全市市场监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市市场监管局荣获重庆五一劳动奖状,市局直属机关党委在机关党建工作“三基”建设中累获最佳案例,2个“小个专”案例同获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2019年以来,累计荣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96次,其中先进集体44次、先进个人52次。

  张亚飞 刘玉珮 龙搏 图片由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