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纪录片《红岩家书》播出后,受到重庆市民和网友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留言,致敬红岩英烈,传承红色基因。
《红岩家书》用可视化手段展现了20位红岩英烈的家书,讲述了红岩烈士追寻信仰的感人故事——江姐在信中说:“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何敬平在诗中说:“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张学云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觉得‘理想’是人生最有价值、最富于吸引力的东西,‘理想’是我们生活的原动力”……品读红色家书,我们感受到先辈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感受到英烈们的忠贞不渝和甘于奉献。
家书是情感的纽带,是鲜活的历史。一封封红色家书,不仅重现了那段苦难革命史、浴血奋战史,也折射出英烈们的高贵品格。王朴烈士由狱中带出口信,要求妻子“莫要悲伤,有泪莫轻弹”,并给儿子取名“继志”,期望儿子继承自己的革命遗志。在《红岩家书》中,有些内容看似表达的是对家人的愧疚之心、舐犊之情、雎鸠之恋,但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革命者的政治品格。可以说,一封家书就是一颗赤子之心,一封家书就是一段红色历史。
蓝蒂裕烈士的儿子蓝耕荒说过这样一段话:“红岩英烈有着顶天立地的浩然正气、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他们的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红岩家书是英烈们的革命宣言,是留给后人的红色基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需要更好地继承英烈遗志,赓续红色血脉,需要将这些精神品质转化为文化坐标、价值取向和力量源泉。
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红岩精神具有跨越时空的力量。看《红岩家书》,更重要的是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毅的革命斗志,以奋斗态度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在新起点上把重庆改革发展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