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两优一先”拟表彰对象公示名单中,“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党总支”榜上有名。
党的十九大以来,梁平区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猎神村党总支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按照区委部署、镇党委要求,着力将猎神村打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通过党建引领,猎神村实现美丽蝶变,“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村庄”等荣誉纷纷落户猎神村。
谋定新思路,寻回“绿水青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猎神村几乎家家户户利用竹子进行土法造纸,后因污染过大,竹纸作坊被关闭。2000年后,当地发现地下矿储量巨大,一时间采矿盛行,村民不是股东就是矿工,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度达到100多万元。矿山经济红火了山村,但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
2017年底,区委区政府组织猎神村党总支到浙江安吉余村学习、到德清参观民宿,大家深受教育。痛定思痛后,猎神村党总支决定舍弃矿山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为此,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一方面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方面与村民算生态账、发展账,让村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破坏带来的影响。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党员带头干!”党员陈万明带头关闭了年收入1000万元的矿山,并劝导其他党员“必须在关键时刻起好表率作用”。其他党员纷纷接力。
在党组织和众多党员带动下,村民们陆续从矿山退股退工。党的十九大以来,猎神村关闭了村内的矿山,划定生态保护区,加强矿区生态修复,开展塌陷、滑坡和河道整治,改造低效竹林。冬去春来,昔日矿山集聚的竹海恢复了群山叠翠的自然面貌。
践行新理念,演绎“美丽经济”
“纸不造了,矿山关了,靠啥谋生?”“管当前还是管长远,要钱袋还是要后代?”矿山关闭后,村民们一连串的问题,让猎神村党总支深刻认识到,只有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才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猎神村党总支带领党员和群众学习安吉经验、借鉴德清做法,用好竹资源、建好民宿群,走发展生态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唱响“东有莫干山·西有明月山”。
“建民宿投入大,有没有人住?”村民们心头没底,都不敢贸然行动。关键时刻,猎神村党总支抓住流动党员陈宗旨回村探亲的机会,鼓励他回村开办民宿。2018年,陈宗旨开办的猎神居茶餐厅开门迎客,当年收益达20余万元。
为带动更多村民一起致富,猎神村党组织又想出了合股经营的办法,将闲置的农房交由陈宗旨统一装修、统一经营,每间房每天可收入约40元。这种农房变客房的经营模式,不但盘活了闲置资源,还可以让游客充分感受当地民俗生活,得到了村民及游客的认可。
合股经营的成功坚定了大家的信心。2019年,在猎神村党总支引领下,该村又成立了集体经济股份合作联合社,流转闲置房屋22户,引进餐饮、咖啡吧等商家16户,吸引700余万元城市资本下乡,打造了猎神三巷商业街。同时,引进旅游企业,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营模式,利用传统老院落、老民居,打造了墨林竹院、梦溪湉园等精品民宿,形成了百里竹海·百里星宿的特色民宿群落。
竹林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如今在猎神村,有450户村民走上了旅游带动发展的快车道,实现村民增收600余万元,集体经济增收185万元、分红51万元。猎神村的“美丽经济”正在兴起。
抢抓新机遇,筑牢“金山银山”
在川渝东北,明月山连接着梁平、长寿、垫江以及四川邻水、达川、大竹、开江等区县。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后,梁平抢抓机遇,携手毗邻区县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不断探索“生态+旅游”新路径,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有机统一,让绿水青山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猎神村如何抢抓新机遇,筑牢“金山银山”,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猎神村党总支给出的回答是:精心打造“三巷六坊九大碗”特色商业品牌,将猎神三巷打造成以竹林经济为主体的商业街,开办以川渝毗邻六区县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商业坊,创制以“九大碗”为卖点的特色菜品,力争在明月山绿色示范带率先建成最亮眼的川渝乡村风情商业街、“直播经济”竹林打卡地。
夜晚时分,漫步猎神三巷,随处可见富有乡村情调的酒吧、咖啡馆、时尚清吧。在这里,游客可以享受到梁平百年张鸭子等“五子登科”系列农特产品、垫江石磨豆花以及四川开江小龙虾、大竹东柳醪糟、邻水龙须面、达川灯影牛肉等特色美食。
“‘三巷六坊九大碗’特色商业品牌推出后,猎神村的旅游业态更丰富了,来这里游玩的人更多了。”猎神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每逢节假日,众多精品民宿都是一房难求,“东有莫干山·西有明月山”生态发展品牌更加响亮。
谢清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