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月二十三日,重庆高新区,新闻发言人与市民进行交流。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
本报讯 (记者 张亦筑)2021年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项目建设年,重庆高新区如何提速发展,加快建设“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6月23日,“发言人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重庆高新区项目建设年专题新闻发布会举行,来自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建设局、创新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的四位发言人变身“全能管家”“建设管家”“创新管家”“服务管家”,与群众代表现场面对面交流,解读西部(重庆)科学城的未来发展风向。
“加快推进各个重点项目建设,我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精简高效的审批管理机制,推出系列创新服务制度,例如实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实行承诺制审批’‘以函代证’‘两证一书’等审批制度,为各项重点项目建设加马力、开绿灯。”“全能管家”、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李晋生说。
一位来自西永街道的居民对科学城教育设施建设情况十分关心,对此,李晋生表示,重庆高新区共有8所在建学校将于今年秋季或明年建成投用,其中重庆高新区智文实验学校、高桥实验学校、西丰实验小学校、永青实验小学校、大学城人民小学二期、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6所学校将于今年建成投用,秋季正式开学;重庆科学城川外附属中学、永祥实验中学2所学校将于明年投用。
面向未来发展“筑城”,是西部(重庆)科学城当前的主要目标。对此,“建设管家”、重庆高新区建设局副局长黄力从交通出行、公共配套、品质城市三个方面作了介绍:一是交通出行更加便捷通畅。重庆高新区已建成道路635公里,路网密度4公里/平方公里。二是公共配套更加齐全优质,将加快推进重庆第四人民医院科学城院区、重大肿瘤医院科学城院区等大型综合医院建设,升级虎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个社区医院,建设8个大型公园和社区公园,增加绿地面积15万平方米,加快老旧小区城市更新,打造“15分钟街道公共服务圈”和“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三是城市品质更加智慧环保。
“我们的重要职能是为科技型企业服务,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引育更多创新‘生力军’。”“创新管家”、重庆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负责人石维娜说。
她表示,目前,重庆高新区建立了“一科三高”(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高能级领军企业)的阶梯式培育体系,从评审机制、申报条件、评审流程等方面给予了进一步的明确和优化。
在政策引领方面,重庆高新区给予了更大力度的支持。比如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享受50万元的奖励,高成长性企业最高可以获得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等。
“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于去年7月1日正式启用,虽然启用时间不长,但是我们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破解大家办事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让‘好服务’成为高新区的‘好口碑’、科学城的‘金招牌’。”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庆江说。
另外,通过“一业一证(照)”改革,重庆高新区整合了9个业务部门的40余项许可事项,推出“一业一证”套餐服务,合并办理多个事项,准入准营信息整合为一张证照,实现“只跑一次、只填一表、一次办成、一证(照)准营”,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