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长江模拟器怎么建
争创国家大科学装置,助力打造产业化科创园区
据了解,长江模拟器建设涉及6个关键环节,包括长江流域空天地一体化立体监测系统、多源数据共享系统、水系统综合模拟模型、绿色发展评估系统、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和教育平台、科学研究与政府决策沟通平台,为长江流域实施流域综合管理提供科技支撑。按照目前的初步规划,长江模拟器将分三期实施。
第一期(2020-2021):将现有研究成果与智慧广阳岛、大河文明馆建设结合,完成“过去长江”中长江流域相关的古地理、古气候等功能展示,完成“现在长江”系统软件的初步开发、计算平台的建设、展示平台的初步搭建。同时,启动建设广阳岛野外科学观测站,为长江模拟器运行提供长期数据服务。
第二期(2022-2023):完善“过去长江”中长江形成过程、长江流域文明诞生与演化等模块功能,完成“现在长江”中长江流域野外实时监测网络构建,完成“未来长江”的模拟、模型开发。此外还将推进长江模拟器产业应用,以“政产研学用”创新加快产业化进程。
第三期(2024-2030):争创国家大科学装置,持续推动长江流域水系统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拓展长江模拟器产业运用,打造生态监测设施研发与生产、流域系统诊断与评估服务、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技术服务和流域产业发展规划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科创园区。
“未来,除了这个‘核心大脑’,我们还将在长江中下游建立多个分中心,共同形成长江流域的智慧管理系统。”夏军院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