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爬楼时代”1984年6月10日 中共四川省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扩大县的经济管理权限的规定》“开国元帅生平事迹联展”在江津区开展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细微之处暖民心第二届“追寻先烈足迹——重庆站”线下走访活动启幕重庆青年讲解员讲述跨越百年的红色故事“红岩精神 永放光芒”专题展在重庆大学开展重庆启动人民建议专题征集活动
第00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上一版 下一版 
告别“爬楼时代”
1984年6月10日 中共四川省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扩大县的经济管理权限的规定》
“开国元帅生平事迹联展”在江津区开展
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细微之处暖民心
第二届“追寻先烈足迹——重庆站”线下走访活动启幕
重庆青年讲解员讲述跨越百年的红色故事
“红岩精神 永放光芒”专题展在重庆大学开展
重庆启动人民建议专题征集活动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6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细微之处暖民心
我市各部门各区县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本报讯 “我为群众办实事”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进一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手段。近期,我市各部门各区县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解民之难、暖民之心。

  市纪委监委

  紧盯民生事项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前不久,市纪委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负责人与派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职能部门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坐在一起,结合日常监督情况和市政府“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互联网+督查”等平台收集的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分析梳理近期民生领域监督重点任务。会上,市纪委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还聚焦2021年市级层面重点民生实事和项目,向与会的13个纪检监察组发出跟进监督工作提示,“室组”联动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今年4月,市纪委监委针对群众“点出”的“四风”顽疾禁而不绝、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因不担当不作为致使长期重复信访、过度留痕增加基层负担等问题,出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措施》,细化推出跟进监督2021年重点民生实事、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落实等12项为民实事,并明确责任单位,建立工作台账,清单化跟踪、项目化推动,确保实事办实。

  各责任单位行动迅速,活动效果显现。“真的太感谢了,是你们不懈的努力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才将我们的土地租金追了回来。”近日,在长寿区云台镇某村涉案款物清退会上,区纪委监委将之前被村里截留的6000元土地租金现场如数发给20户群众,拿到近两年土地租金的村民老左由衷感谢。

  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整治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已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434件705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两江新区

  “开门问计”办实事

  分类整治见实效

  “申报征收和发票管理的窗口变多了,不用排队,太好了。”

  近日,重庆佛云优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办税人熊春雯在两江新区办税服务厅,通过申报征收窗口为税控设备清卡开辟的绿色通道,不到10分钟便办理好了清卡和发票增量业务。

  “现在,办理各类涉税业务的窗口可以根据实时需求动态增减,这得益于智慧‘大脑’的分析调度。”国家税务总局重庆两江新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个智慧“大脑”是该局打造的全市首个纳税服务数字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在第一时间发现办税“堵点”,以便及时调配服务力量。

  该负责人介绍,国家税务总局重庆两江新区税务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群众、为企业办实事,组织党员先锋队、青年志愿队和巾帼建功队6次进社区、进园区、进企业问计问需。通过智慧“大脑”动态调整各类窗口数量,正是为了解决不少纳税人反映的“办税等待时间长”的问题。

  今年以来,两江新区各级部门单位通过各种形式“开门问计”。截至目前,处级及以上干部实地走访587次,解决问题377个;党员志愿服务队照顾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出门难的情况,“上门问计”解决他们的生活难题;党员突击队深入企业问计,全面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用工方面的困难。同时,两江新区还开展“线上问计”,利用96001热线、微信公众号、两江新区官网及App接受民众建议及咨询。

  “收集到的诉求和建议,主要集中在政务服务、城市交通和社区改造等方面。”两江新区党史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诉求和建议,正通过分类机制、转办机制和监督回访机制逐一得到回应和落实。

  渝北区

  “小区四长制”

  打通服务居民“最后100米”

  最近,党员熊国明有了一个新身份——空港佳园小区C组团8栋楼长。每天,大到小区消防安全、小到哪家房门未关等小事,他都要管。

  今年以来,渝北区仙桃街道试点推行“小区四长制”,聘任9名党员楼长和72名层长,探索“党员网格长+党员楼长+党员(居民)层长+家长”楼院治理模式,打通服务居民“最后100米”。

  “一边社区干部很忙,一边退休党员很闲。”仙桃街道相关负责人坦言,一个社区只有13名社区干部,要服务1.5万多名常住居民,很难满足居民日益精细化、精准化的服务需求。“社区治理,必须把小区党员的作用发挥出来。”

  为此,仙桃街道探索实施“小区四长制”,整合党组织、网格、居民小组三张“网”,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让群众遇到问题马上能找到人,让党组织、党员就在群众身边,同时把居民从小区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形成合力把小区建成居民自己的“家”。

  据介绍,“小区四长制”以一个小区为治理单元,每400户一个楼长,每40户一名层长,形成网格长、楼长、层长、家长四级架构,从社区大服务到每栋楼层小团体建设,再到居民间的互动互助,四级架构将整个小区的人际关系织成了一张网,每个层面的人都能关注到。其中,网格长由社区干部中的党员担任,同时兼任小区党组织负责人;楼长多为小区党员,同时也是群众信赖的居民小组长。

  仙桃街道负责人称,目前,“小区四长制”已在辖区三个社区试点,涉及3个小区、16栋楼、3519户居民,运行成熟后将逐步在整个街道推广。

  (记者 周尤 王天翊 彭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