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安排资金向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川渝人社要联手做好“十件实事”2015年5月29日 首届“一带一路”检验检疫高层国际研讨会在渝举行成渝14个城区将共建智慧城市管理平台重庆警备区召开驻渝部队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协调会超过300家政务简报我市新增10家新型高端研发机构西政民法典宣讲听众达1300万人北京中科老专家技术中心武隆工作站揭牌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牢牢抓住“六个一”重庆成立工业智能(汽车)联合创新实验室
第0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央安排资金向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
川渝人社要联手做好“十件实事”
2015年5月29日 首届“一带一路”检验检疫高层国际研讨会在渝举行
成渝14个城区将共建智慧城市管理平台
重庆警备区召开驻渝部队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协调会
超过300家
政务简报
我市新增10家新型高端研发机构
西政民法典宣讲听众达1300万人
北京中科老专家技术中心武隆工作站揭牌
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牢牢抓住“六个一”
重庆成立工业智能(汽车)联合创新实验室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唱好“双城记” 建好经济圈

川渝人社要联手做好“十件实事”
涉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等四大领域,两地企业、群众办事更方便

  本报讯 (首席记者 黄乔)5月28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人社合作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在重庆召开。会上,川渝两地人社部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聚焦两地人才、民生需求,现场签署了《大力推进川渝人社公共服务“十件实事”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将深入开展人事人才、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劳动维权四大领域合作,让川渝两地企业、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人才流动更高效。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苏静介绍,《协议》中的“十件实事”包括四大板块,其中人事人才类4项,就业服务类1项,社会保险类4项,劳动维权1项。

  人事人才类方面,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服务资质“两地认”、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协同认”、博士后服务“全共享”、人才流动公共服务“两地通”4项合作内容。

  具体来讲,两地将积极推进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许可备案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互认,川渝职称、职业资格互查互认;开辟川渝博士后服务通道、联合举办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实现人才跨区域流动就业信息、政策咨询、档案存放地查询、依据档案开具证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接收与转递等业务异地通办。

  就业服务方面,川渝两地将开展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零障碍”合作,依托川渝人社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失业保险关系协查机制,实现线上线下均可办理川渝间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

  社会保险方面,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便捷办”、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相互认”、工伤异地居住(就医)申请“一次办”、社会保障卡应用“一卡通”4项合作内容。

  根据《协议》,两地将推动农民工、新业态新经济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等不受户籍限制在两地便捷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异地参保人员缴费年限互认、工伤异地就医申请一次办理;加强社保卡、电子社保卡跨区域协同、跨地域服务及应用。

  而针对劳动维权,两地将进行劳动权益救济“协同办”合作,进一步落实区域内异地劳动保障权益救济制度,实现劳动者可就近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异地投诉。

  据了解,一年多来,川渝两地人社部门完成80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开通24项人社服务网上办,服务数量达到4万余人次。今年,两地已确定87项年度重点工作和14项川渝通办业务,实现合作由点对点衔接向全方位协同转变。

  又讯 5月28日,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人社合作联席会议第五次会上,两地人社部门签署了《川渝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川渝两地将深入开展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专家互认互通、公开招聘考试命题共建共享、人事管理“一件事”服务协同协作等合作。

  此外,两地还将共商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交流、共享举措,强化人才政策联合调研,合作搭建引才平台,促进两地人才有序流动;建立川渝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协作机制,协同实施重点人才项目。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