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精品创作已经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新方向。毫不夸张地说,网络文学已成为当代中国故事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样的趋势下,广大网络文学工作者除了要通过精彩的叙事手法,让读者有阅读的快感外,还需要在作品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南京市作协副秘书长周丽表示。
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林俊敏建议,要想打造更多的精品,广大网络作家要学会利用传统文化这一富矿,“作家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提炼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
与会专家还表示,要创作更多的精品,除了需要发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外,网络文学平台也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在新形势下,平台应进一步发挥其引导作用,对于以脱贫攻坚、战疫抗疫、创新创业等主流题材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大力扶持。”杨晨说。
影视化改编需要工匠精神
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已逐渐成为多版权持续开发运营的文化产业的重大支撑,成为当下多达80%的影视、游戏、动漫、漫画等文化产业的内容源头,带动了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
作为一名网络文学界的“大神”,湖北省网络作协副会长张静从2008年开始写网络小说,其创作的小说《庶女攻略》还被改编成热播电视剧《锦心似玉》。不仅国内观众“追剧上头”,该剧还火到海外。
“如果说网络小说本身是一棵长势良好的大树,改编影视就是将大树修剪、改造、加工。”张静认为,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需要好故事、好文本,需要精品意识、工匠精神。
“一部作品最重要的东西还是内容,只要作品质量有保障,后期的实体书出版、影视化等也就变得顺理成章。”江苏省网络作协副主席刘晔介绍说,改编网络文学需要更多优秀编剧的加入,优秀的编剧能最大程度保留小说的精华,还会对小说的内涵、精神等进行升华,吸引更多人关注。
山东影视制作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唐璇则建议,将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最重要的是要让原著粉满意。她认为,编剧必须反复熟读作品,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精神和内涵,如果编剧不甚了解,很难让改编获得成功。
立足国际化让中国故事扬帆出海
26日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目前,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万余部,其中,实体书授权超4000部,上线翻译作品3000余部。
那么,广大网络作家如何顺应这一趋势?
“要让中国故事扬帆出海,不仅要做好翻译作品的传播,也要和本地文化进行融合和共创,才能够结出更有生命力的果实。”晋江文学城总裁刘旭东说,这就要求广大网文作者除了要创作出更多精彩的故事,应该继续坚持立足国际化,打造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网络小说,让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类型更加多元化,有更多的作品可以走出国门,继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本报记者 黄琪奥 赵迎昭 见习记者 刘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