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 以实干实绩彰显江城魅力奋力答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答卷 把涪陵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颜值气质提升 城市环境嬗变中国人餐桌上的“国民下饭菜”建“共享农庄” 打造乡村振兴新载体昔日渔民转变为长江清漂人
第006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庆祝建党百年成就巡礼·涪陵区
上一版 下一版 
涪陵 以实干实绩彰显江城魅力
奋力答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答卷 把涪陵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颜值气质提升 城市环境嬗变
中国人餐桌上的“国民下饭菜”
建“共享农庄” 打造乡村振兴新载体
昔日渔民转变为长江清漂人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共享农庄” 打造乡村振兴新载体

    大顺乡新兴村“共享农庄”

  初夏时节,涪陵区大顺乡新兴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村口的天河寨农庄,村民余忠碧正忙着打理农庄,迎接游客的到来。“家门口就业,一年收入4万多元,过去想都不敢想。”她一边忙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余忠碧的惊喜,源自新兴村的“共享农庄”致富模式。而这个概念,正是村支部书记冉瑞勇提出的。

  新兴村位置偏僻,过去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产业空心,2014年贫困发生率高达14.14%,常住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仅5250元;村集体外债累计高达20余万元。

  但这里自然风光优美,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8%。

  “守着绿水青山,就要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冉瑞勇2016年上任村支部书记后就暗下决心。

  “把村里现有的闲置宅基地、闲置危房、闲置土地进行收储回购,盘活闲置资源,引进资本打造‘共享农庄’,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冉瑞勇的想法得到村民的支持后,新兴村成立了村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闲置资源盘活。引进的企业以14.38万元/亩复垦价格一次性补偿宅基地复垦农户,一年后给村里按月缴纳管理费。村民除了在“共享农庄”打工外,还能按比例得到分红。

  “到现在,我们引进了9家企业打造‘共享农庄’,带动农户3000余亩土地入股,有126户农户457人的闲置宅基地资源和土地资源得以整合、盘活利用,农户获得直接收益670万元,二次分红8.4万元,劳务报酬300余万元。”冉瑞勇说。

  思路创新换来新兴村的“新生”。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中药厂等产业,新兴村还清了集体欠账,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8000元。今年,新兴村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