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凝聚人民力量,发挥各领域人才优势,保障乡村振兴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力。我们要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提升基层干部素质、培养本土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提升基层干部素质。乡村振兴是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全面的振兴,这对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提升基层干部素质,选优配强村支两委。广泛发动、四方纳贤,公开选拔村社党支部书记,全面实行支部书记和主任一肩挑,全面负责当地乡村振兴工作。推广职业村支书试点。公开遴选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派驻基层,同步提高职业村支书的各类经济、政治待遇。抓好基层干部培训工作。对接基层干部的学习和工作需求,把强能力、提素质作为培训的重点。通过专家讲解、业务培训、观摩学习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对基层干部的人文关怀。通过建立心理减压关爱、身体健康关爱、职业规划发展等机制,加强对干部的关怀,调动基层干部奋发有为的精气神,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激发基层组织战斗力。
培育各类本土人才。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具有深厚的乡土情怀,熟悉当地风土人情,扎得下根、沉得下心、弯得下腰。培育各类本土人才,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从土地流转、生产补贴等方面提供产业发展倾斜,制定并执行合适的培训计划,激发农民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培育乡村医疗卫生队伍。支持乡村医疗卫生基础建设和医疗卫生人员培训、进修;建立上下贯通的职业发展机制,对在乡村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实行优惠待遇,鼓励医师、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村服务、工作。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单列乡村教师职称评定,充分调研,因地施策,制定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标准。扩大免费师范生招生学校范围,开放地方师范学校进行免费师范生教育,鼓励乡村考生就近、定向培养。设立乡村教师发展专项基金,对于长期任教的乡村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此外,还要加大对其他本土人才培育力度,如农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法律服务人才、社会工作人才、乡村文化人才等。
持续引进外部人才。外部人才熟悉市场需求、掌握生产技能、具备经营经验,是一支重要力量。吸引外部人才下乡,要加大人才政策力度。继续实施边远基层人才引进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要完善用人机制。探索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轮转制度,研究制定高层次人才税收奖补政策,实行一事一议,通过项目资助等方式给予资助。要优化人才干事创业环境。清除要素下乡的各种障碍,解决返乡创业融资、用地等难题。设立返乡创业孵化园区,依托乡镇、行政村便民服务中心设立返乡创业服务窗口,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工商登记、融资贷款等“一站式”服务。建立由企业家、专家学者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创业导师志愿团,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指导、经营诊断等服务。
(作者单位:中共北碚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