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
党的百年历史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党史学习教育中,黔江各职能部门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按照年度区级重点民生项目清单,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内生动力和成效。
农村人居环境日趋向好
“院坝干净了,杂物不见了,水沟疏通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黔江区水田乡龙桥村1组村民白运驰面对环境的嬗变喜不自胜。
连日来,水田乡积极转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强力推进“巩卫”工作任务落地,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对街区立面、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整治。该乡实施政府主导、村民主体、齐抓共管的环境整治工作机制,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水田乡是黔江积极转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缩影。近年来,黔江建立区、乡、村三级书记抓的领导机制,构建区领导包乡、部门包组、干部包户的责任体系,推行月督查排名、发放流动“红灰旗”等激励措施,创新“五通、五治、五改、五化、五定”工作机制,以“六沿”区域和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为突破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黔江将实施户厕改造1000户、建设农村公厕10座,创建宜居村庄10个,创建美丽庭院200户。所有村(社区)开展以“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
普惠性学前教育普及更广
“幼儿园离家近,早上送娃娃只要10分钟;不仅收费便宜,伙食也开得好;尽管是民办,但老师的教育很科学,娃娃的生活自理和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冯家街道渔滩社区居民李先生提起女儿佳佳(化名)就读的金太阳幼儿园赞口不绝。
在黔江,因普惠性学前教育受惠者远非李先生一家。去年,黔江深化教育经费管理,严格公用经费支出、专项资金和“三公经费”管理,健全各类财务制度。学前教育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6750万元,比2019年增长8.01%;2020年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3510元,比2019年增长1.01%。同时,招聘公办幼儿教师19名,签约培养公费幼师10名。全区幼儿园专任教师共计1009人,教师持证率达87.15%,其中公办园教师持证率达100%。全区新增公办幼儿园3所,新增学位720个。现有幼儿园151所,在园幼儿19230人,普惠率达95.57%,较2019年普惠率95.32%上升0.25%。截至目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2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14%。
今年,黔江将继续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全区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51%以上,普惠率达到85%以上,二级及以上幼儿园占比达到60%以上,教师持证率达100%。全区新增公办幼儿园1所。
帮助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
今年,5岁的刘杰(化名)仍会定期到黔江民族医院接受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脑瘫康复训练)。从2017年入院康复至今,经过连续4年的康复训练,这位罹患痉挛型四肢瘫痪的儿童身体状况已经有了明显好转,其肌张力明显改善,能够独立行走,语言认知能力也明显提高,能够和家人进行基本的对话交流。
感觉生活逐渐能够自理的还有金溪镇岔河村2组居民田维宇。“家人们都可以安心在外打工了!”老田说。老田4级肢残,妻子和儿女均在外务工,他和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多有不便。2018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家的厨厕都进行了无障碍适应性改造。
关爱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黔江将开展残疾人送康复、送技能、送便利活动,为 140名以上残疾儿童提供手术、康复训练等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在训儿童136名,其中脑瘫康复训练41人,智力康复训练39人,孤独症康复训练49人,听力言语康复训练2人,肢体矫治手术5人。同时,黔江还将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00户,完成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 250人次,完成10个敬老院“三改”工作。
改造老旧小区优化居住环境
路面坑洼、停车位少、消防通道不规范、房屋破损、环境脏乱差……这些问题是黔江众多老旧小区存在的“通病”,也是群众息息相关、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近年来,黔江区不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群众居住环境大幅改善。
黔江区老旧小区改造主要依靠综合改造和管理提升两种途径,着力建设“完整社区”“绿色社区”,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居民根据实际情况对改造提升内容进行选择,突出“菜单式选择”。同时,积极引入新的管理提升方式,按照居民意愿确定管理模式、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实现小区“环境卫生、房屋管理及养护、安保及车辆管理、绿化管理、公共设施管理”规范有序。
截至2020年12月,黔江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9个,累计完成投资1800余万元。综合改造提升后的老旧小区实现了居住价值增值,部分此前迁出的居民实现了回流,居住满意度明显提升。
今年,黔江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7个,涉及居民1970户,更新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并将着力完善小区配套和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
推出“十个一”让办事更方便
日前,黔江区行政服务中心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和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推出全区政务服务质量提升年“十个一”行动,用心用情用力奉献“阳光政务,黔江温度”,大力提升办事企业和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十个一”包括送上一个网上办事“大礼包”、推进一批事项“一网通办”、推出一批便利老年人办事措施、开展“一日四查”严纪律优服务、用好一个自助服务区、推出一批“跨区域通办”事项、建好一条服务双通道、创建一批“党员先锋示范岗”、帮扶一村乡村振兴、开展支部“一对一”互联共建。
今年,黔江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发布实施“零跑腿”事项清单。建立证明开具便捷办理工作机制,规范各证明事项办理流程,从传统的派出所窗口受理向网上拓展,增设“警快办”受理渠道、开通寄递送达,向群众提供线上“不见面办”、线下“最多跑一次”证明办理服务。待“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亮证”“扫码”功能上线后,加大宣传推广和业务培训,实现居民身份证、社保卡、营业执照、驾驶证、医保凭证等高频电子证照在至少15个场景的运用,不断降低实体证照使用频次,最大程度利企便民。用好自助服务区,提升7×24小时自助服务区导服帮办便民利企能力,拓宽自助服务事项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