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丰都职教中心大课间活动 |
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赋能增效的新阶段,职业院校如何乘风破浪谋发展?丰都职教中心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作为全国德育创新实验学校、重庆市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丰都职教中心践行“启航人生,助推发展”办学理念,以“四厚四丰”党建工作为主线,按照“5+8+X”的总体工作思路,推进“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品牌铸校”发展战略,以立德树人、服务地方、助力升学为突破口和主抓手,营造“人人出彩、个个成才”的教育氛围,推动学校向着“全市一流、库区最好”的职教高地不断迈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立德树人出新招
培育德技双馨的能工巧匠
边诵边舞的古诗韵律操、绘声绘色的成语故事讲述大赛、紧张激烈的技能大赛……在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丰都职教中心以“十个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促进了他们个性、多元、专业发展。
类似于校园文化艺术节这样的活动,在丰都职教中心还有很多。学校举行学生“晨读”活动,开展“新锐杯”学生作文比赛活动,举办“职中好声音”歌手大赛……
“培根铸魂是最根本的育人目标。我们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培养德技双馨的实用型人才。”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廖碧森说。
事实上,丰都职教中心围绕“尚上教育”,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大力实施学生素养提升工程,精心提炼出“12345”德育模式,打出传统文化教育、书香校园建设、创新团建工作、打造精品社团等“组合拳”,涵养学生的志趣品行、职业素养。
以“12345”德育模式为例,即每个学生拥有一本“成长护照”,每天开展两节有序大课堂,学生完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创新“入学教育模式”、创新“选修课走班制”、创新“班团课教育模式”、创新“国防教育模式”,设立值班管理“4+1+1”制度、寝室管理“4汇报”制度、学生离校“‘四护学’+‘1对1’”制度、受处分学生“1+1+1”追踪教育管理制度、心理健康“1+1+3+X”帮扶制度。
此外,丰都职教中心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通过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小萝卜头进校园”“青春告白祖国”等爱国主义教育和主题活动等举措,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一系列有温度、有厚度、有水平的培根铸魂实招落地,筑牢了丰都职教中心学生的德之根基,引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打造服务新平台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时光回到去年7月,丰都职教中心“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来到丰都县三建乡,给当地居民带去了花椒种植扶贫培训,进行了旅游、汽修等专业的技能展示,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召开了座谈会,还进入村舍开展了政策宣传,在激发群众学习职业技能热情的同时,也助力了乡村振兴。
这是丰都职教中心提升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的一个精彩实践。
职业教育,既关乎国计,也涉及民生。近年来,丰都职教中心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加强培训、服务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现“育人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助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是教育扶贫的排头兵。丰都职教中心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对口帮扶丰都县兴义镇坦浦村、兴龙镇大岩树村等村镇,持续推进农村实用种植、现代农业知识、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培训项目,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帮助当地群众从根本上拔除“穷根”。
为全方位服务“三农”,丰都职教中心紧跟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步伐,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通过送技术、送培训、送服务等系统工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与乡村专业人才队伍,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激活了农村发展的新动能。
据统计,丰都职教中心每年为县内外行业、企业输送300人以上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近3年累计开展种类丰富、灵活性强的各类培训达9000人次,其中“两后生”就业适应性培训600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400人、东西部协作扶贫培训291人、中职学生通识培训2580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1239人。
值得一提的是,丰都职教中心十分重视为学生服务,以落实校级、县级、国家级资助,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促进办学条件升级等途径,打造安全且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搭建成长立交桥
让学生“升学有路、成才有道”
“我终于如愿考上了重庆师范大学!可以就读自己心仪的专业。”当打开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丰都职教中心2020届毕业生秦琴激动得跳了起来,他将这份喜悦传达到了家人、朋友、老师中间。
在丰都职教中心,还有不少学生和秦琴一样,经过学校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后,走进了高等院校继续深造。
“学生就读‘3+2’大专班、高考升学班,既能学到一技之长,为就业打基础,又能直通高校,学习更多技术技能,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丰都职教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只有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衔接渠道越来越融通,职业院校毕业生升学和成才通道越来越宽广,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才能大大增强。
丰都职教中心以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为核心,对数字传媒、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建筑装饰、建筑工程管理、康养休闲与旅游服务等专业,打造“3+2”模式升学直通车,在汽车制造与检修、建筑工程施工、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专业,推进高考升学制度,夯实了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满足了技能型人才成长的需求,打破了职业教育学历“天花板”。
比如,学生就读“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在校学习3年,参加重庆市“3+2”分段考试合格后,进入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继续学习,并在两年后获得全日制大学专科文凭。各专业高考升学班的学生在校学习3年后,参加重庆市统一高考,通过后可升入本科院校。近几年,丰都职教中心中职对口高考本科升学人数连续位居全市前列,今年再次位居全市第二。
与此同时,丰都职教中心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全面推广应用“五环四步”和“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建立了由学生、学校、企业、行业部门为主体的“多元主体”的学生综合评价模式,培养充满活力、技艺精湛的教师队伍,为学生升学护航。
展望“十四五”,丰都职教中心将继续做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构建高质量的育人体系,铺就学生升学与成长的宽阔之路。
文秀月 张骞月 图片由丰都职教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