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及夫人向重庆大学捐赠100万元云南漾濞地震致35人死伤重庆41家茶企255个茶产品亮相中国茶博会青海玛多发生7.4级地震首届“巴山蜀水 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在荣昌开幕两部门向青海云南分别紧急预拨救灾资金1000万元欧美同学会第二届“双创”大赛大数据智能化产业赛区大赛启动重庆育才职教中心 以“尚上行知”党建按下高水平建设快进键
第007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及夫人向重庆大学捐赠100万元
云南漾濞地震致35人死伤
重庆41家茶企255个茶产品亮相中国茶博会
青海玛多发生7.4级地震
首届“巴山蜀水 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在荣昌开幕
两部门向青海云南分别紧急预拨救灾资金1000万元
欧美同学会第二届“双创”大赛大数据智能化产业赛区大赛启动
重庆育才职教中心 以“尚上行知”党建按下高水平建设快进键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职教 大有可为
文化铸魂 模式创新 落地有声
重庆育才职教中心 以“尚上行知”党建按下高水平建设快进键

  2021年,对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而言,是重庆市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的收官之年,更是学校夯实根基、补齐短板、提质培优、以质图强的发轫之年。

  党建领航促发展,扬帆奋进新征程。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确立了“崇尚美好、追求上进、行知合一、完善自我、贡献社会”的“尚上行知”党建品牌,构建并落实“12341”党建工作体系,探索出“党建+”工作模式,实施“思政引领”“组织强基”“正风肃纪”“先锋模范”四大工程,构建了党建领航加快学校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快“重庆一流、全国领先、世界水平”的中职名校建设步伐。

  党建引领文化铸魂

  “尚上行知”党建展职教风采

  获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国家级荣誉23项,获得“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重庆市中小学美育改革和发展实验学校、重庆市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等市级荣誉60余项……

  一所有近40年办学历史的老牌职教学校,何以常葆生机与活力?“我们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首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学校负责人给出了答案。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责任,然而,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党的建设问题,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型实用人才,却并非易事。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独辟蹊径,以高水平中职学校项目建设工作为契机,寻找党建与教育工作的结合点,打造学校党建品牌,形成有特色的党建文化。

  向历史深处回顾,学校由陶行知先生夫人吴树琴女士及部分育才老校友倡导创办,是重庆市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向远处展望,学校着眼学生更好成才秉承“学陶、师陶、研陶、弘陶”的建设思路,大力弘扬尚上行知特色校园文化,最终确立了“崇尚美好、追求上进、行知合一、完善自我、贡献社会”的“尚上行知”党建品牌。

  党建引领,文化铸魂,学校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两大作用,打造管理团队、师资团队、技术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实施“思政引领、组织强基、正风肃纪、先锋模范“四大工程”,朝着“重庆一流、全国领先、世界水平”的重庆市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加速迈进。

  至此,党建引领,文化铸魂,学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尚上行知”党建品牌,构建了完整的“12341”党建工作体系,助推学校向更高水平迈进。

  同频共振模式创新

  “党建+”走出深度融合新路子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仅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更是教育发展的坚强后盾。然而实践中往往存在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等系列问题。

  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给出的答案是,以“党建+”工作模式领航学校全面发展,学校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探索“党建+”工作模式。

  “党建+学习”,从严抓牢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拧紧从严治党“总开关”。“党建+团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打造学校改革发展的“火车头”。“党建+管理”,构建了“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教师”四级联动党建工作机制,培养学校发展的“排头兵”。“党建+服务”,积极开展与社区的共联共建,搭建起学校社区“连心桥”。

  破难题,趟新路,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通过“党建+”,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使党建优势转化为最大的发展优势,不仅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深度、力度和温度,也让学校发展更添活力。

  抓铁有痕落地生根

  “四大工程”按下高水平发展快进键

  近3年,教师参加国家级、市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班主任能力比赛、微课比赛,获得一等奖20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33个,15名教师获得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双师型”教师258人,市、区级骨干教师44人,正高级讲师3人,特级教师1人,“三江英才”6人……学生参加国家级、市级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39个,二等奖76个,三等奖37个……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为何涌现出这么多优秀的师生?

  精准谋发力,落地见成效,得益于学校大力开展“先锋模范工程”,学校践行“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的双培养机制”,通过党员承诺、亮诺、践诺、评诺等活动,进一步激发教师活力,优秀的党员教师队伍日益壮大,在师生能力素养的提升中发挥中坚力量。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要抓铁有痕、落地有声。”学校负责人强调。据悉,学校着力实施“先锋模范工程”“思政引领工程”“组织强基工程”“正风肃纪工程”,全力推动学校内涵建设、提升育人质量。

  如今,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合川区建成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中当好“排头兵”,在合川区打造应用技术教育高地中做好“领头雁”,为早日建成“重庆一流、全国领先、世界水平”的中职名校而不懈努力。

  谭茭 胡忠英 图片由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