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加快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这个主平台坚持把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战场要把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作为主抓手要把优化创新生态作为主任务
第008版:思想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让创新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加快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这个主平台
坚持把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战场
要把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作为主抓手
要把优化创新生态作为主任务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把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战场

李国庆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强调,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突出抓好工业互联网建设,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重庆是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产业门类齐全,在电子、汽摩、装备、消费品等领域具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在重庆传统的优势产业上,要进一步锻造长板,让长板变得越来越长,继续着力提升和保持产业链的完整性,借力“成渝一体化”的契机,进一步发挥集群优势,增强产业链的根植性和竞争力。未来,重庆要建立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区和示范区,建强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力。

  加强支持指导。高技术产业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科技创新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其研发活动在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和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一方面,当前重庆高技术产业研发活动投入与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研发投入对于重庆高技术产业仍是一种“稀缺资源”;另一方面,对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活动还存在一些乱投入瞎投入盲目投入、噱头大于实质等问题,对高技术投入的认定也还有许多盲点,使得有限的投入效率不高。为此,如何有效地提高我市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重庆在整体提升、筑牢、夯实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能力的基础上,应加强指导,使有限的资源、能力、条件、要素等集中到关键环节,聚焦核心能力,精准定向发力,努力形成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发展格局,使得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的核心性、高端性、集成性和共生性等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科学强链补链。当前我市制造业大而不强、发展质量不够高的问题还较突出。因此,我们要打一场制造业创新突破攻坚战,明确强链补链目标任务,为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原动力。首先,产业要向高端化升级。要加大对战略新兴产品发展和新产品开发,紧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加强产业高端化升级。要顺应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大力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企业生产方式改进和产业升级。其次,要注重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制造业越来越往服务化延伸。要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大力推进服务型制造业的发展,包括个性化定制、设备健康管理、生产性服务业、工业设计等,推动制造业向服务环节延伸,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再次,要健全绿色制造体系,发展一批绿色产品,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抓好项目工作。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系统观念,聚焦关键重点,持续精准发力,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要加强重点项目储备。逐条产业链分析如何补链、延链、强链,研究透产业链上需要招引、培育的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特别是要抓好引擎性项目、关键配套项目的招引储备。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四新”经济项目的储备力度。继续采用“顶格战法”,各级主要负责人要在项目招引一线,参加推介会、策划大项目、开拓项目源,顶格协调解决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深化推进社会化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组建更多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招商公司,利用好招商资源信息化社交平台和“双招双引”重点项目调度平台。要加快项目落地开工。要建立重点项目审批核准快速通道,相关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项目立项、用地、规划、环保、施工许可等手续快速办理。

  (作者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教授级高工、万盛经济信息局副局长)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