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妇科、骨科《缩短患者输液等待时间》获医院最佳实践案例一等奖 |
 |
年度护理沟通能手、手术室巡回护士曾甜核查患者信息 |
默默奉献,执着坚守,牢记南丁格尔誓言,竭诚协助医师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
5月12日,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开展了主题为“党旗飘扬在护理阵地,护理人心向党跟党走”纪念第110个国际护士节庆祝活动,以视频再现的形式,通过不同科室最佳实践案例分享展示,交流临床经验,优化流程,推动医院服务质量走向新高地。
释放青春激情
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呼叫陪护家属起床困难、单人晨间护理花费时间过长、晨间临时输液医嘱过多……针对临床上造成住院患者晨间输液时间过晚的原因,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妇科、骨科集思广益,进行了多次“头脑风暴”。
自今年3月以来,妇科、骨科护士长组织科内护理人员通过评价对策的可行性,制定了标准化流程并组织实施:患者健康教育尽量避开晨间高峰时段,夜班护士晨间巡视患者时呼叫陪护起床、医护人员晨交班提前10分钟,门诊护士提前20分钟协助配药,双人晨间护理可节约10分钟……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实施,患者输液时间提前了30分钟。始于主动,基于专业,终于满意。优质护理是科室护理工作的准则,也是她们的动力。
活动现场,骨科、妇科将缩短输液患者等待时间的这一典型案例,以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在视频中把护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精彩分享,获得了大家一致好评。
用火热的青春释放最大的激情与能量,为身边患者提供最优质、最高效的服务。本次案例分享,从技术创新、贴心服务、专业技能等多个方面,结合科室专科特点,分析展示了实际护理工作中的典型案例,体现了护理人员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工作能力,彰显了护理工作的价值。
“这些分享的案例都是来自临床中的实践,也反映了同事们的爱心、细心和责任心,让我坚定了对护理事业的从业信念和热爱。”体检科护士张亚澜感慨道。
创新谋求突破
快乐病房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汪汪队、小猪佩奇、米奇妙妙屋……来到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部,看到这些病房的名字,可能会让人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但这正是科室根据孩子们熟悉喜爱的动画元素设置的卡通病房。自3月以来,该科室在创新发展护理工作、改变传统病房模式、打造快乐病房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立卡通病房,实行积星制度是快乐病房的亮点之一,以此来减少患儿对住院的抵触感。“孩子在入院治疗期间鼓励他们勇敢积极,获取积星,出院时根据积星数量领取礼品,让患儿开开心心的出院。”儿科护士长傅芮凡介绍说,“比如,小朋友在住院期间打针不哭闹,就可获得小星星。”此外,科室实行护患双向打星,还会收集家长和孩子对护理人员的反馈和意见,评选出服务之星来促进护理人员提升服务。
同时,科室还在走廊设置涂鸦墙,提供绘本借阅服务。为减少患儿的疼痛,科室还评选穿刺能手来提升专业技能。“让孩子开心,让家长满意,同时让护士们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是打造快乐病房的初衷。”傅芮凡介绍。
“这次孩子生病住院,跟以往有了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不再抵触,比较配合。住院期间,孩子还可以涂鸦看书,全程都很轻松,家长也省心了。”患儿家长李女士满意地说。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儿科快乐病房”正是这些年来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创新护理发展,以病人为中心,提升群众就医幸福感的真实写照。
搭建沟通桥梁
深化内涵打造“三化”护理团队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良好的沟通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融洽护患关系的保证,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作为年度院内护理工作沟通能手,护士曾甜是怎么跟患者沟通的?
曾甜来自医院手术室,是一名巡回护士,有着22年的护理工作经验。在医院,手术室巡回护士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说她特殊,是因为在手术中除了本职工作外,还要做好与手术患者、手术医生、麻醉师等手术相关人员的人际交流,还需联络在手术室外部等待手术结果的患者家属,做好与医院各职能部门及其他医技辅助科室如血库、病理室、放射科等的协调与沟通。沟通到位,协调良好,患者和家属配合,才能保障手术顺利进行,事半功倍。如果哪一个环节有了疏漏就有可能产生护患纠纷、医护矛盾,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要做好协调共处、良好沟通,没点“功力”还真不行。谈及有什么沟通的诀窍,曾甜说:“做到以心换心,感同身受,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
曾甜说道:“作为巡回护士,对手术病人的护理是一对一的,术前、术中、术后要全程跟进;回答病人的问题,消除他们的疑虑,安抚他们的情绪是必须的,在情感方面会做得比较细致。医院在优质服务方面具有优良的传统,我只是按医院要求来做好本职工作。”
“医疗和护理是医院的核心和灵魂,医疗给病人更多的是理性支撑,而医院的人文情怀,更多需要护士这个群体来彰显。创新突破发展,技术筑牢基石,沟通搭建桥梁。护士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给患者提供精神支持,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医院党委书记何建国表示,“为进一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医院每年从护士礼仪、沟通能力等方面入手,开展护理礼仪展示、评选沟通能手等一系列活动,调整护理理念,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护理工作档次,打造‘服务亲情化、流程标准化、护理专科化’的‘三化’护理团队,致力创建医院护理品牌。”
党建引领发展
护理工作迈向新台阶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医院护理工作将以此为契机,以党建工作统领发展方向,坚持以堡垒带领攻坚、以模范引领风尚。
“医院党委将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建设,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将医院的优良传统、红色基因植入到护理工作中,加大先进人物、典型案例宣传,促进白衣天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另外,要把优秀的骨干吸纳到党组织,让她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医院业务工作走上一个新台阶。”何建国说。
同时,医院将探索健全“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完善服务内容和方式。全院近500名护理人员将主动适应医院发展的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积极投身医院发展的大创新、大发展、大跨越,牢记“精医、求实、博爱、创新”的院训,做医院专科发展带头人、优质服务年的实践者、护理文化的建设者、高效的政策执行者,用善心从业,用爱心奉献、用智慧创新、以真诚服务。“我们要以尽职尽责的职业操守和心怀百姓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患者健康服务。”何建国表示。
何婧 图片由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