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 |
王智彪的语速很快,在提到超声医学工程时,满怀激情。
“原始创新之路是‘熬’出来的,我愿意把这个过程分享给所有人,为中国走自主创新之路提供一个样本。”4月21日,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智彪对记者说道。
重庆日报:当初为何会关注聚焦超声无创治疗技术?
王智彪:我以前是一名妇产科医生,1983年遇到一名切除了子宫的患者说感恩我,术后两年她的病的确好了,但却离婚了。
这让我意识到,有些手术切了子宫、乳房等,也许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比疾病本身带来的伤害还要大。所以,我觉得有责任去发明创造一种全新的手术方式,不仅要治疗疾病,还要保住器官,让患者的生活更加美好。
重庆日报:这个过程是艰难的,是什么支撑着您坚持原始创新?
王智彪:原始创新都是“熬”出来的,这个过程可能要20-30年,急功近利是不行的。
在研究聚焦超声的过程中,我们将聚焦超声切除肿瘤时的凝固性坏死点称为“刀尖”,这个“刀尖”是聚焦超声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切除肿瘤剂量研究的基础。而在早期的动物实验中,并不是每一次聚焦超声都会产生凝固性坏死点,并且多数时候是没有出现的,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很苦恼。
突然有一天,在一头小型香猪的肝脏上聚焦了20个点,每个点都出现了凝固性坏死。同时每一个凝固性坏死点的边界清晰,大小可控,这是一种理想的“刀尖”效果。
当时真是喜极而泣,这也是聚焦超声研究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为纪念这一事件,我们将这头小型香猪称为“海扶猪”,并为它立了纪念碑。
重庆日报:实验室未来如何发展?
王智彪:未来将以领先国际的超声治疗技术为主线,围绕强声学与声学效应、多模态影像监控与智能精准治疗、超声治疗临床研究与大数据三个研究方向,继续依托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由大产业拉动大科学发展,同时通过更进一步的大科学研究,托起原始创新产业集群,让中国聚焦超声无创治疗技术站到世界最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