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通报学而思、新东方等18家教育机构违规“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全市接种20万余剂次新冠疫苗重庆公布第二批涉嫌非法办学培训机构“黑名单”重庆1596名学生荣获2019—2020学年度国家奖学金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监测系统投用“五一”假期 江津区旅游接待首破百万人次重庆市采矿权公开出让公告
第0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通报学而思、新东方等18家教育机构违规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
全市接种20万余剂次新冠疫苗
重庆公布第二批涉嫌非法办学培训机构“黑名单”
重庆1596名学生荣获2019—2020学年度国家奖学金
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监测系统投用
“五一”假期 江津区旅游接待首破百万人次
重庆市采矿权公开出让公告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护资源 生态上“云”
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监测系统投用

  本报讯 (记者 王翔)5月5日,记者从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经过数月的努力,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监测系统已正式投入运行,为更好地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管理与监测奠定了基础。

  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峰峦叠嶂,峡谷相间,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特别是1999年10月,世界保护联盟(IUCN)宣布在中国已经灭绝的崖柏,在大巴山保护区被重新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步查明,大巴山保护区野生植物共357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南方红豆杉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巴山榧、秦岭冷杉等32种;野生动物127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豹、云豹、金雕、林麝等1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金猫、大灵猫、黑熊等50种。

  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区生态资源的保护管理与科研监测,大巴山保护区以“智慧自然保护区”为目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监测体系建设。

  “我们在试点区域构建了‘天、空、地、人’立体网络监测‘一张图’。”保护区一负责人说,此外还安装了野外红外线触控抓拍相机、地表火红外监测预警系统、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卡口出入管理系统等,试点区域内可基本实现对森林防火、人员出入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资源安全开展全天候立体监测。

  同时,通过大数据和三维地图建模,对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景观和保护区基础建设情况做了详细统计和建档,通过“一张图”实现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实时监控和综合展示,让巡护人员实时掌握区内动植物资源情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为让全民共享生态建设成果,保护区还通过打造大巴山数字陈列馆,把大巴山的生态资源、生态美景和保护成果以VR数字展厅形式真实地展示在线上,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感受大巴山的生态建设成果和魅力,激励更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到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之中。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