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创新百强企业77家为高新技术企业西部(重庆)科学城智能制造产业专利池落户璧山签署19个合作和帮扶协议 助力特色产业发展重庆首支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通过注册签约25个重点项目 协议引资215亿元
第004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知识产权创新百强企业77家为高新技术企业
西部(重庆)科学城智能制造产业专利池落户璧山
签署19个合作和帮扶协议 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重庆首支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通过注册
签约25个重点项目 协议引资215亿元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4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唱好“双城记” 建好经济圈

西部(重庆)科学城智能制造产业专利池落户璧山
整合上百件专利吸引100余家智能制造企业入池

  本报讯 (记者 左黎韵)4月28日,重庆日报记者从中科院院所专利集群助力西部(重庆)科学城发展启动大会上获悉,中科院与重庆共建的西部(重庆)科学城智能制造领域产业专利池将落户璧山,以促进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行业专利池就是将科研院所与企业纳入同一范畴,通过平台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模式,实现科研成果与地方产业的精准对接,推动专利技术转化运用。目前,该专利池一次性整合了十余家中科院院所的上百件专利技术成果,并吸引到100余家智能制造企业入池。

  “借助专利池这一平台,研究院所可与企业建立起横向合作机制,并获得成果转化收益。对于入池企业而言,除在专利引进、许可等方面享受到便利外,还可挖掘到专利背后的科研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实自身科技力量。”该项目负责人说,专利池建成后,入池的院所、企业也可强强联合,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壁垒。

  事实上,这个由中科院主导创立的产业专利池之所以能落户璧山,与该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分不开。近年来,璧山区积极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着力提升产业能级、创新能级,推动人工智能、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深度应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品迭代升级,催生了数字经济、分享经济、平台经济等一大批新业态。

  “此次建立的专利池主要围绕智能制造业,加强关键技术领域的专利运营,项目还将积极对接中小企业需求,并建立长效共赢机制,为璧山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璧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与中科院积极对接,探索建立汽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的专利池,充分盘活中科院授权3年待转化专利,实现院所、企业、地方政府三方共赢,让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