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要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规划引领、加大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专业队伍,加快推进制造强市、智造重镇建设。一要着眼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电子、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材料等支柱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促进工业互联网和软件产业发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二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抢抓全球产业重构机遇谋划战略性产业,布局联合微电子中心硅基光电子、比亚迪动力电池全球总部等一批标志性带动性项目,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促进川渝地区、“一区两群”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融合。三要立足加强产业科技创新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集聚制造业高端创新资源,大力推动重点产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四要坚持系统观念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准确把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路径,围绕空天开发、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发展进行前瞻谋划布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以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为企业发展赋能,推动企业发展壮大。五要大力支持制造业企业上市,培育种子企业,见苗浇水、精准滴灌,切实提升产业生成能力。全市工业战线要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把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与工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勇于创新、实学实干,为建设制造强国、制造强市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