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型建设 锻造精兵劲旅到二○二五年各城市基本建成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有力有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政务简报2004年4月26日 重庆市首例异地骨髓移植手术成功京剧《双枪惠娘》7月上演图片新闻市政府召开第138次常务会议市政协召开党组会议暨五届四十八次主席会议现场办公解难题 社区面貌大变样重庆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6.26万人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加快转型建设 锻造精兵劲旅
到二○二五年各城市基本建成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有力有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政务简报
2004年4月26日 重庆市首例异地骨髓移植手术成功
京剧《双枪惠娘》7月上演
图片新闻
市政府召开第138次常务会议
市政协召开党组会议暨五届四十八次主席会议
现场办公解难题 社区面貌大变样
重庆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6.26万人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4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有力有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我市各地各部门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本报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举措,尤其从民生事项抓起,有力有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渝北区

  助力产业“空心村”培育支柱产业

  4月24日,渝北区古路镇吉星村特色面条厂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们正安装调试生产设备。村党总支书记冉茂芳称,现在,村里培育起特色面条加工和食用菌种植两个支柱产业,终于摘掉了产业“空心村”的帽子。

  古路镇党委书记石品介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镇党政班子率先调研走访吉星村,问计于民,同时结合实际确定培育两个特色支柱产业,一是依托重庆小面消费市场发展特色面条加工;二是借助渝北“双十万(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生态林)”工程,培育食用菌种植基地。

  到4月中旬,特色面条厂厂房已经建设完毕,正抓紧安装调试生产线,两条生产线将于5月调试完毕正式投产。此外,吉星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已建成4000余平方米的香菇种植大棚。

  “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群众致富增收。”石品称,下一步,古路镇还要进一步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把脉产业发展,为各村培育一两个支柱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黔江区

  志愿服务“赶场天”为民办实事

  “医生不但给我们免费检查,还给我们开处方、送药品。”4月24日,黔江区城东街道石城社区红军广场为民办实事活动现场,黔江中心医院的医生正为70多岁的李大爷义诊、拿药。老人十分感动,连声道谢。

  这是黔江区委宣传部、党史学习教育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赶场天”为民办实事活动。当天,活动组织了120余人参加,开展“红色故事宣讲、义务诊疗、法律援助、爱心理发”等服务活动,宣讲红色故事8个,开展义务诊疗200余人,接受法律咨询援助120余人,爱心理发服务5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现场参与群众1万余人。

  据了解,黔江区志愿服务“赶场天”为民办实事活动是黔江区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之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和队伍,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文明实践活动,组织“便民服务、宣传教育、展演展示”三个板块12个服务项目,每月开展一次活动。

  重庆高新区

  “小法庭”搬到社区化解矛盾纠纷

  日前,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高新区获悉,该区西永派出所率先探索组建“人民陪调员”队伍,按照“民警主导、公众参与、司法确认”的原则,试行三级调解警民合议制度,把“小法庭”搬到社区,将基层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努力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辖区”的目标。

  据介绍,“人民陪调员”主要是从西永派出所辖区基本社会单元,包括政府职能部门、村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小区物业、居民楼栋等干部群众中推荐、遴选产生。凡年满18周岁,无违法犯罪记录,在本辖区居住或工作3年以上,为人正派、群众认可、德高望重的公民均可作为人民陪调员。

  目前,这支队伍已有150人,他们当中既有在职的政企领导、司法干部、社区专干,也有退休的老党员、老政法、军人、教师等各类人员,平均年龄在46岁左右。

  (记者 彭瑜 张亦筑 通讯员 罗跃文)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