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两地三代航天人讲述追梦故事“土”特产后还有啥空天航班不再远巴南区新时代“阳光心育”行动系列报道④:巴南区融创初级中学 线上线下齐发力 为学生心理健康护航
第006版:重报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川渝两地三代航天人讲述追梦故事
“土”特产后还有啥
空天航班不再远
巴南区新时代“阳光心育”行动系列报道④:巴南区融创初级中学 线上线下齐发力 为学生心理健康护航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4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南区新时代“阳光心育”行动系列报道④:巴南区融创初级中学 线上线下齐发力 为学生心理健康护航

    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巴南区融创中学从全局性、整体性、建设性出发,对工作机制、咨询服务、课程实施、活动开展、预防干预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实现线上与线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引领每个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打造线上平台

  推送健康成长“护心符”

  时光倒回到今年寒假,巴南融创中学围绕家庭教育重点,为全校学生开展了主题为“幸福家庭 共同成长”的线上心理课,注重学生人格养成、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给足学生心理营养。

  “家长们要把孩子当朋友,学会倾听、陪伴、尊重、接纳、鼓励。孩子们要坚持做到自律,有时间观念,作息要有规律,学习要有分寸……”在课上,学校的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张中娴说道。

  在巴南融创中学,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学于乐的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已是一项常态化工作。

  据了解,巴南融创中学有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调动课程资源,导入教学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以图文、音频等形式生动地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与主动性。

  特别是在去年的“停课不停学”期间,巴南融创中学借助线上平台,将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责任教育等有机融入“线上心理课”,撰写推广“防护我身、守护我心”“面对疫情,如何让孩子保持健康心理状态”等心理自助指南,不仅提升学生在疫情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引导学生“听有所感,感有所悟,悟有所行”,还帮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与此同时,巴南融创中学通过心理援助热线、QQ、微信等在线咨询等渠道,筑牢了师生心理健康的坚实“防护网”。

  推进学科融合

  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日前,巴南融创中学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关注心灵 幸福成长”的家庭教育讲座。

  讲座上,张中娴从“你感受到的家是什么,你心中的家庭幸福是什么,架起通往家庭幸福的桥梁——我能为家庭幸福做些什么”3个方面展开,从心理角度让孩子看见自己在家庭里追求的“幸福”,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家庭中也能够做些什么。

  这是巴南融创中学开展线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一个典型实践。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学校构建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化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探索‘心理+学科’‘心理+活动’的‘心育模式’,培育出一批批自信阳光、活泼大方、人格健全的翩翩少年。”巴南融创中学校长何莉说。

  一直以来,巴南融创中学将心理健康课纳入学校班级课表,积极开展心理适应讲座、青春期讲座、生命教育讲座、教师心理培训讲座,以及进行人际交往、自信等团体心理辅导、沙盘辅导,在校内营造了温馨和谐的育人环境,构筑了师生心理健康的港湾。

  在开设常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的基础上,巴南融创中学挖掘其他学科所蕴含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内容相互渗透,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课程育人。

  在历史课上,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在美术课上,可以练就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

  此外,该校也在班会活动、升旗仪式、研学活动、艺术节等场合,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何霜 姚兰 张骞月 图片由巴南区融创初级中学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