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4月11日 “东溪米案”爆发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重庆两江新区·上合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专场推介会在京举行政务简报讲实干求实效 为群众办实事《忠县中坝》在京首发曝光一起“微腐败”案件 引来11人主动说明情况“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令人动容的承诺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1926年4月11日 “东溪米案”爆发
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
重庆两江新区·上合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专场推介会在京举行
政务简报
讲实干求实效 为群众办实事
《忠县中坝》在京首发
曝光一起“微腐败”案件 引来11人主动说明情况
“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令人动容的承诺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4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系统总结研究延续约5000年的忠县中坝遗址
《忠县中坝》在京首发

  本报讯 (记者 赵迎昭)4月10日,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物局)、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物局)主办,科学出版社、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忠县中坝》首发式暨专家座谈会在科学出版社文津厅召开。这意味着忠县中坝遗址的考古研究成果首次全面系统亮相。

  据了解,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大型丛书全面记录了长江三峡文物保护工程,是其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研究三峡地区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忠县中坝》全四册共390余万字,是迄今出版的“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丛书中体量最大的一部考古发掘专题报告。该书对忠县中坝遗址的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代、汉代、两晋南朝、隋唐、宋元及明清遗存进行归纳、总结与研究,内容涉及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地质学及生物学等学科,重点总结了三峡渝东地区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的文化特点。

  据了解,忠县中坝遗址是长江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最重要的遗址之一,经过1997-2002年6个年度的发掘,取得一系列重要考古研究成果。中坝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三峡库区堆积最厚的文化层(深12.5米),延续时间长约5000年,文化信息的蕴含量难以估量,被誉为“大地史书”。遗址发现房址、灰坑、墓葬、窑、作坊、卤水池、盐灶、路面、活动面等各类遗迹数千处,出土陶器、石器、骨器、铜器、铁器、瓷器等小件或标本20余万件。

  据悉,“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大型丛书是目前国内出版时间最长、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文物考古类图书。科学出版社从2001年出版此丛书甲种第一号至今已20年,已出版66种81册,6420余万字,预计整套丛书全部出版后将达到100余种。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