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丽萍在社工活动中。(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讯 (记者 张莎)近日,在重庆市聋哑学校一次文艺活动中,女学生小宇(化名)再次发挥化妆才能,为同学们扮靓造型。
小宇当上化妆师志愿者,与重庆仁怀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主任王丽萍的介入、鼓励密切相关。
“我想退学!”不久前,小宇走进学校社工室,通过书写告诉王丽萍。
两人书面沟通后,王丽萍了解到,小宇幼时父亲就离她而去,她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后来母亲再婚,又生了一个妹妹,对她的关心逐渐变少。小宇表示:自己渴望交朋友,又不知从何入手;学习成绩不好,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通过分析研判,王丽萍为小宇初步拟定了三套解决方案:疏导情绪,打消因学业不好引起的退学念头;敞开心扉,建立同伴支持,消除目前孤立无援的处境;发挥优势,找到展示自己的平台。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丽萍发现小宇擅长穿搭,对妆容有自己的理解。她邀请小宇当志愿者,为外出表演的同学化妆。这次技能展示,让小宇收获了满满自信。
敞开心扉后,小宇与母亲、妹妹的关系好转,还在王丽萍介绍下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现在,小宇定下人生“小目标”:毕业后向美容师这个职业发展。
小宇的转变,在重庆市聋哑学校并不鲜见。“聋哑孩子听力障碍导致沟通交流不畅,缺乏自信心。社工进驻学校,可以通过专业手法、资源链接,开展系列的、有深度的服务。”市聋哑学校相关负责人曾旁观王丽萍与孩子们沟通,她形容这是一种“隐秘的沟通交流”,更容易引导孩子,“现在学校的孩子常常主动到社工站聊天、讲心事,回到教室后也更加积极、阳光了。”
据了解,王丽萍已从事社会工作服务13年,近年来她扎根于听障青少年残障康复领域,帮助重庆市聋哑学校学生融入社会,走出无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