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邹多为)25日,来自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海关总署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RCEP生效实施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谈及生效实施准备工作,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在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目前,中国已完成RCEP的核准,成为率先批准协定的国家。RCEP所有成员国也明确表示,力争于今年内完成协定批准,以推动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实施。
与此同时,我国还积极推进相关技术准备工作。据介绍,协定中涉及中方的约束性义务共有701条,目前613条已完成实施准备,占全部需要履行的约束性义务的87%,剩下13%的义务在RCEP生效时就能够实施。
“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在协定生效时,能够全面履行RCEP所规定的义务。”王受文说。
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余本林认为,RCEP的达成,成员国之间不仅建立了新的自贸关系,也有新的降税承诺。“这将给我国企业带来更多利好。”
在这份涵盖15个国家的协定里,又有哪些新产品被列入减税名单?
东盟显著扩大了对我国零关税产品的范围,余本林说,“印尼、菲律宾、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均对我们新增了降税产品,主要包括汽车及零部件、摩托车、化工、机电、钢铁制品等。”
此外,作为RCEP新增的重要自贸伙伴,日本的加入将使得中日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化工等诸多领域产品的关税相互降低。
“我国进口企业也将享到实惠。”余本林说,企业将以更低的成本进口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日用消费品、医药和护理设备,以及进口设计研发、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更好满足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需求。
面对新规则、新变化,企业应该怎样应对?
王受文说,抓住RCEP带来的机遇,广大企业要适应以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为主的制度型开放,增强转型升级紧迫感,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本领。
为了帮助企业和相关部门迅速掌握RCEP规则,提高企业竞争力,商务部已经举办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在线培训班,重点围绕机械、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石化和农业六大产业链供应链,深入分析了RCEP给各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建议。
据介绍,海关总署组织编写了培训教材、录制培训视频,参加在线培训和观看学习视频的关员已近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