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汽车产业本地配套率超过70%重庆汽车产业应该这样补链强链
第005版:重庆产业链供应链调查②汽车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汽车产业本地配套率超过70%
重庆汽车产业应该这样补链强链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3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业内观点

重庆汽车产业应该这样补链强链

  汽车,是重庆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重庆汽车产业链上还存在哪些短板弱项?未来又该如何突破?业界人士这样说——

  观点①

  核心领域仍需补齐短板

  “高性能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领域,仍然需要补齐短板。”长安汽车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本地一些零部件企业研发能力不强,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攻关的力度不够,供应链没有像德国、日本等汽车产业强国那样“上游推动下游”,还处于“下游拉动上游”的局面。

  金康公司相关人士也认为,在高档数控机床、在线检测、自动化物流等先进高端制造装备的应用上,许多配套商,特别是二级以下配套商还比较欠缺,质量管理体系也不够完善,产品一致性保障能力不强。

  观点②

  应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自主研发能力

  “推动供应链整体水平上升,关键在于构建协同创新能力。”青山工业相关人士指出,重庆应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创建国家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鼓励企业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来渝设立研发基地。

  重庆车检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应该积极发展专业技术服务机构,鼓励第三方研发试验、检测检验机构做大做强,构建面向全行业的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试验、认证、检测公共服务体系。

  观点③

  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补链成群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备受业内人士关注,大家认为,抓住这一机遇,重庆汽车产业能更好地补链成群。

  毓恬冠佳成都基地运营副总李恩阳表示,重庆拥有主机厂规模优势和明显的产业政策优势,四川则有市场、高端品牌和商业优势,川渝两地间可以形成各有所长的互补格局。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等新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川渝两地要注意把相关技术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新领域的深度合作。

  四川建安工业市场营销部部长岳俊刚认为,目前川渝两地应进一步提升本地配套率,并提升产业政策在两地的通用性。此外,可以考虑搭建互通有无的物流体系,把两地间零散的物流资源整合起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