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解决40余万山区群众饮水难题音乐党课:在歌声中感悟党的光辉历史1941年3月19日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成立2011年3月19日 中欧班列(渝新欧)正式开通运营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评选推荐公示
第004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上一版 下一版 
推动解决40余万山区群众饮水难题
音乐党课:在歌声中感悟党的光辉历史
1941年3月19日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成立
2011年3月19日 中欧班列(渝新欧)正式开通运营
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评选推荐公示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3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敬重庆战贫英雄
巫溪县水利局农村水利水电科科长谭治康——
推动解决40余万山区群众饮水难题

本报记者 汤艳娟

    谭治康(左)在胜利乡胜合村了解自来水水质改善情况。(受访者供图)

  3月16日一大早,巫溪县水利局农村水利水电科科长谭治康就驱车下乡了。

  在古路镇万乐村,他召集村民代表开会,商讨即将开始的饮水规范化建设工作:“我希望能够以万乐村的建设为示范,通过水源整合、水质提升、规范管理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全县农村地区的供水保障水平。”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谭治康倾力“实干”、倾心“巧干”、倾情“真干”,推动解决了全县40余万名山区群众饮水难题,前不久他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决心推动解决山区吃水难问题

  巫溪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山大坡陡,沟壑纵横,“天上下雨山下流,雨停三天用水愁”曾经是当地40余万山区群众用水难的真实写照。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深知群众对‘有水吃、吃好水’的企盼。”谭治康介绍,2016年,他从基层水管站调到县水利局担任农村水利水电科科长时,就决心推动解决山区群众的吃水难问题。

  他首先将目光锁定在巫溪县缺水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地处高寒山区且境内无河流的胜利乡。

  为了帮助胜利乡村民寻找水源,谭治康不畏艰险一次次穿丛林、钻溶洞、攀绝壁。

  2020年40余万山区群众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并多方征求意见,他向领导提出了跨区域引水的建议。获准后,带着技术人员和乡镇干部一起规划工程建设方案。

  2019年9月,一条长达46公里的引水管道终于修通,一道清泉从文峰镇、塘坊镇穿山越岭来到胜利乡,1万余名群众自此告别了吃水难。

  5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下,谭治康和同事们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在全县范围内累计谋划修建跨区域调水工程10处、提水工程40处、蓄水池800余处,铺设管道5500公里。2020年,巫溪县40余万山区群众实现了安全饮水全覆盖。

  创新提出“三户联管”模式

  在农村,饮水设施建设难,但管理更难。

  谭治康以上磺镇为例介绍说,这里海拔高,群众大多深居山坳,常年面临吃水难。2016年,县里采取三级提水的方式,从20余公里之外的羊桥坝水厂引水到村,解决了该镇石峰村至城厢镇花栗片区2万余人的饮水问题。但是,由于缺人力、缺制度、缺技术,管理一直跟不上,管道漏水断水现象时有发生。

  2017年,谭治康经过多次走访,在石峰村创新提出“三户联管”模式:由相邻的几户住户分段式管理共用管道,相互监督、轮流值管。与此同时,邀请水厂技术员下村培训管水员,打通了农村安全饮水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针对高山地区抽水扬程高、用水成本高等问题,谭治康在广泛征求群众、供水单位意见及测算供水成本的基础上,促成巫溪县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了《巫溪县农村提水工程水价及运行管理奖补方案》,把6万余名高山群众的用水价格全部降到了5元/吨以内。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