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乡村振兴重庆瞄准目标接续奋斗振兴乡村代表委员谈乡村振兴网友热议
第005版:聚焦2021全国两会
上一版 下一版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重庆瞄准目标接续奋斗振兴乡村
代表委员谈乡村振兴
网友热议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3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代表委员谈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支部书记陶勋花:

  乡村振兴,必须破解人才瓶颈。一方面发挥好本土人才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让更多人才主动来到乡村。要加大对乡村振兴人才的扶持力度,加大人才保障,让他们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留得下来,干得出彩。也希望更多互联网企业能在农村各展所长,除了帮助农村培养电商人才外,还能将数字化的思维方式、技术、运营经验等,运用到乡村振兴中去。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李登海:

  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种子和耕地问题。现在玉米加小麦百亩高产田一年亩产可达1750公斤以上,相当于一亩地养活4个半中国人。可见种业的科技支撑对粮食高产稳产有多关键。中国人多地少,要吃饱、吃好,就要走推广良种、提高单产这条路。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江西省主委刘晓庄: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期,要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衔接不能掉“链子”,产业不能搞“扎堆”,教育不能摆“姿势”,乡贤不能成“乡闲”,耕地不能拔“牙齿”,建设不能丢“乡愁”。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市民族宗教委主任丁时勇: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都应该围绕“乡村”来做。一是坚持政策引领,在制定相关意见、决定、规划等时要立足乡村实际,充分考虑乡村因素,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二是坚持遵循规律,规划的产业项目要因地制宜,贴近农民生产生活和实际需求。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农民意愿,把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评价标准。

  (记者 戴娟 周尤 颜若雯 赵伟平)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