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说,睦和村将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路子,大力宣传讲解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和教育群众科学使用农药、农用薄膜、种子、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规范收集施用后的农药瓶、农药袋、农用薄膜、种子袋、肥料袋等废弃物,以实际行动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好美丽乡村。
“截至2020年底,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3天……”谈及近年来我市生态保护取得的成效,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辛世杰列举了一串数字。他表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江津区委书记程志毅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央有部署,重庆有行动。以江津为例,江津是长江入渝第一站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所在地,长江生态保护责任重大。“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久久为功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
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全国政协委员、民盟重庆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黄燕苹对未来有了更大期盼。黄燕苹说,今年自己的提案,与总书记的民生关切紧密相关。长期关注养老的她,今年对打造医养学结合模式有了一些新思考,“希望在深化医养签约合作的基础上,探索推动医养学签约合作,制定医养学签约服务规范,推动医疗卫生机构、老年教育机构与养老机构深度合作,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质感,更加多彩。”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兰云鹏表示,总书记的讲话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促进就业和职业教育,我们将努力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兰云鹏说,今年全市将新建至少3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国家级基地、8个市级基地、3个技能大师国家级工作室。此外,还将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开展培训3万人次以上。
学好党史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
“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讲好红色故事。”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表示,红色故事给人以深刻启迪,指引我们在“学”与“思”中笃定前行。如何更好挖掘利用红色资源?王济光建议,提高站位,统筹发展,坚定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的正确方向;利用党史学习教育契机,加强红色旅游宣传,提高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打造红色精品景区,精心设计精品线路,建立红色旅游合作联盟,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的区域合作,激发红色旅游市场活力。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李天安表示,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政治引领和组织领导,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与学校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凝聚全校师生智慧和力量,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推动学校“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新华日报》总馆旧址将于今年7月1日前向公众开放,届时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将在此展出。红岩联线管理中心文博副研究馆员叶维维表示,学好并熟知党史,才能进一步明确来路、走好当下路、更好奔向前路。她说,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自己将更好地研究、宣传、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将研究成果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复兴伟力。
(记者戴娟、陈国栋、颜若雯、周尤、申晓佳、白麟、彭瑜、陈维灯、李星婷、崔曜、赵迎昭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