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答卷不负春光 奋斗前行数读重庆特产
第004版:聚焦2021全国两会
上一版 下一版 
春天里的答卷
不负春光 奋斗前行
数读重庆特产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3 月 0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读重庆特产

    ●2020年“巫山脆李”品牌价值达19.18亿元

    近年来,我市推动三峡库区发展以脆李为主的小水果产业,巫山县规模种植了23.5万亩,覆盖22个乡镇135个村。

    巫山脆李先后获评“中华名果”“全国优质李金奖”“国家地理标志”等荣誉称号。2020年“巫山脆李”品牌价值达19.18亿元,居全国李品类第一。

    在巫山县,种植脆李的农户有5万余户,户均年增收6000余元。

    截至目前,全市脆李种植面积达136万亩,成为带领库区百姓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巫山建成50个红叶主题乡村旅游点

    巫山拥有10万亩野生红叶。近年来,巫山做大做强红叶旅游,在长江沿岸栽种了黄栌、红枫等红叶类树种,红叶面积扩大至20万亩。巫山红叶成为长江三峡旅游的“一张名片”。

    截至目前,巫山县共培育红叶民宿、红叶酒家、红叶农庄等80余家,建成以红叶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点50个。2020年长江三峡国际红叶节期间,巫山县共接待游客108.1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9.51亿元。

    ●涪陵榨菜成为“国民下饭菜”

    通过两年努力,涪陵榨菜产业链提质增效成效显著,涪陵榨菜真正成了市场欢迎、群众喜爱的“国民下饭菜”。

    2019年以来,涪陵区青菜头种植面积稳定在72万亩左右。涪陵榨菜集团建起了行业首条全智能化生产线。目前,总投资约50亿元、占地面积1050亩的中国榨菜城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将形成集榨菜种植、加工、旅游为一体的具备国内一流水平的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产业园区,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

    ●涪陵打造龙眼荔枝产业科技高地

    涪陵区利用长江师范学院的技术研究优势,成立了“长江上游龙眼荔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还在长江师范学院建立了国家龙眼荔枝体系重庆工作站,着力打造龙眼荔枝产业科技高地。

    目前,涪陵区已启动新品种的引进筛选工作,建立了标准化品种资源圃50亩,引进龙眼新品种11个、荔枝新品种8个;落实项目资金200余万元,正在新建荔枝果园面积300亩。

  本栏稿件由记者 左黎韵 王翔 韩毅 采写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