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成品年夜饭走俏,盆菜预订火热,外卖年夜饭受青睐……今年重庆年夜饭市场的新变化,折射出消费理念和经营模式的与时俱进,也蕴含着深奥的“民生经济学”。
国人的年夜饭情结根深蒂固,往年年夜饭堂食预订可谓“一桌难求”,但今年根据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需要,为了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许多市民主动选择“宅家过年”。外卖年夜饭成为消费新时尚,不仅省时省力可以享受“舌尖上的美味”,而且“宅家过年”吃得热乎、聊得开心,那种温暖、惬意的感觉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年夜饭从到店就餐转为“到家”服务,形式在变,年味不变。
外卖年夜饭走俏,是新需求催生的创新模式,满足了疫情防控与健康用餐的需要。一方面,体现了餐饮服务更加个性化。避免点餐、取餐等环节买卖双方的直接接触,将交叉感染风险降到最低,达到了疫情防控、民生改善的双重目的。另一方面,彰显了餐饮服务更加科技化。“线上订购+线下配送”,“互联网+”以及智能化、信息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线上消费,对餐饮业转型升级的意义不言而喻。
如何让外卖年夜饭更安心更放心?既要靠商家自律,更需监管给力。疫情之下,食品制作要求更严,配餐标准更高,商家在做细做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完善“明厨亮灶”、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步步紧逼、环环紧扣,确保每一个中间环节都不掉链子,并带给消费者更为快捷、舒适、安全、健康的消费体验。对市场监管部门来讲,要多走走群众路线,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等进行全方位、无盲区监督,防止不法商家“趁虚而入”。同时,还应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通过行业协会、市场协会等组织的干预和管理,“倒逼”商家自觉遵守防疫准则和市场法则,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受疫情影响,餐饮业正面临着重重危机,如何突破重围、漂亮转身,外卖年夜饭提供了一条好路径。危机面前,“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紧盯多元消费需求,紧抓科技创新驱动,多尝试商业新模式,多拓展消费新业态,就一定能找到新的商机和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