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三教”改革解锁人才培养新范式重庆深化职教改革创新形成经验、树立示范
第024版:乘风破浪开新局
上一版 下一版 
中职“三教”改革解锁人才培养新范式
重庆深化职教改革创新形成经验、树立示范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1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产业生力军
重庆深化职教改革创新形成经验、树立示范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产业生力军?重庆职教用重视职教发展、深化职教改革来回应。

  “十三五”时期,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示范建设成效明显,教学水平持续提高,技能赛事成绩卓越,就业形势总体良好。目前全市有有中职学校180所,中职在校生43.3万人,建成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30所,2018年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排名全国第一……

  教育部更确定我市为德国企业和院校在华举办职业教育试点地区之一,全国仅有重庆和浙江两地。

  关心支持

  形成优先发展、齐抓共管新格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多次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行全面部署,要求提高职业教育工作水平,优化专业设置、学校布局、办学体制、师资力量和办学环境,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把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作为政治原则和政治规矩,我市职教始终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开展工作。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深改委会议多次研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市委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担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统筹协调职业教育重要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定期对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市人大代表多次提出高质量建议。市政府建立职业培训统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职业培训相关工作。各区县党委、人大、政府以及市级有关部门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形成“党委管、人大督、政府抓、能落地”的良好工作格局。

  同时,我市职教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实职业院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民办职业院校党组织建设和党建工作全覆盖,选优配强民办学校党组织书记,确保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有关领导多次深入职业院校调研,为学校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有力促进职业院校发展。各区县各部门和各职业院校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政策护航

  营造更好环境提升竞争力

  《重庆市职业教育条例》的出台让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保障更加健全。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与教育部签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备忘录,出台《重庆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庆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重庆市高等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重庆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这些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据悉,我市还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纳入“十四五”发展重要内容。

  一方面政策护航,一方面加大投入,重庆职教发展有了更好环境。

  把加大资金投入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财政教育资金增量重点向职业教育倾斜,全市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由2012年的61.5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94.1亿元,年均增长5%以上。同时,我市还建立起覆盖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生均经费拨款制度,中职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水平由2012年的750元提高到目前的1500元,并率先出台民办职业院校财政补助政策,对民办中职学校给予每年每生500元公用经费补助。

  响应部署

  融入各项重大发展战略

  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我市携手四川签订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发展框架协议,成立职教联盟9个,促进两地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不仅唱好“双城记”,职业教育还奏响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音”。

  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我市与教育部共建全国首个“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举办中柬(重庆—金边)职业教育及人文交流会议,在坦桑尼亚、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建立7个海外鲁班工坊(境外二级学院)。

  在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中,我市建立城市优质职业院校与贫困区县结对帮扶机制,财政每年投入近16亿元资助职业院校学生,惠及学生超过60万人。

  据悉,职业教育还被纳入与山东开展的“鲁渝扶贫协作”重要内容,与贵州、云南开展职业教育“渝黔合作”和“渝云合作”,选派优秀职业教育教师和管理干部对口支援西藏昌都。

  产教融合

  围绕“一区两群”发展优化布局资源

  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职业教育通过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也同样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围绕“一区两群”发展布局,我市打造主城都市区职业教育核心区,同步提升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并在万州区、永川区建设“两个职教基地”,在黔江区、涪陵区、江津区、合川区建设“四个职教区域中心”,扩大了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覆盖面。

  密切对接我市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需要,我市中职学校建成市级重点(特色)专业119个、高水平骨干专业90个、紧缺骨干专业75个。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达到86%。

  目前,全市职业院校与超过6000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共建10个公共实训基地,共建120个学生培养、教师实践和企业生产、员工培训“双基地”,共建16个职教园区和20个示范性职教集团。

  王小寒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