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 城市有机更新 留下老城记忆返乡人员需持7日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重庆网上年货节开幕把节日疫情防控须知给老百姓讲清楚何为返乡?何时启动?谁来检查?
第007版:重报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北碚 城市有机更新 留下老城记忆
返乡人员需持7日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
重庆网上年货节开幕
把节日疫情防控须知给老百姓讲清楚
何为返乡?何时启动?谁来检查?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1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碚”感幸福系列报道之一

北碚 城市有机更新 留下老城记忆

    南京路老旧社区改造

    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

  北碚城开埠地南京路片区,经有机更新后,还多了一座社区艺术馆。

  这是西南片区首家社区艺术馆,馆里的老物件都是南京路片区老居民们捐赠出来的。老居民冯震西把他一家人和老舍夫人及4个子女的合影、嘉陵画苑创始人梁涵教授历时7年独立创作完成的长卷《千里嘉陵》画作等珍贵物件都捐赠给了馆里。

  “在老城有机更新中,我们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同时,也同步把老城的文化底蕴挖掘出来,让更新后的城市更有文化内涵。”北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南京路片区“旧貌焕新颜”

  南京路片区是北碚开埠之地,见证了北碚的发展历程。然而,历经多年岁月,该片区出现房屋陈旧、街面破损、基础设施落后、交通组织混乱等问题,群众怨声载道,改造意愿强烈。

  在对南京路片区进行有机更新中,北碚区明确了一条原则:以完善城市配套设施为主,既要保持原有的风貌,还要把城市的历史文化挖掘展现出来。

  按照这样的原则,南京路片区在改造中重点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在空间立面方面,采取规范管线、更换门窗、新增骑楼等方式进行提档升级,消除了居住安全隐患;在地下空间方面,新改建1公里地下雨污管网,解决了管网长期堵塞问题,实现雨污分流;在灯饰照明方面,对原有路灯照明系统进行更新改造,提升夜间照度,增加街区夜间景观;在居住环境方面,增设了座椅、休闲设施及景观小品,优化居住环境,对老旧楼房增添安装电梯。同时,配套完善区域功能,配建市政道路,新建了碚东大桥转盘引道及朝阳东路、碚峡北路、滨江路下穿道等道路体系,优化了路网交通结构;配建了公园,新建了文星湾桥头及北碚水厂旁邮票广场,增设人行步道、自行车道,合理的植入休闲、服务功能;新建了地下车库,增加停车泊位700个。

  如今,改造后的南京路片区风貌统一,色调古朴的外墙与街边梧桐树相互掩映,散发出老街独有的时光印记,挖掘出了开埠老城区的文化。2019年,南京路片区改造项目获评“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优秀案例”。

  在“十三五”时期,北碚区以南京路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为示范引领,完成了5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幸福感、获得感。

  金刚碑“今朝传古韵”

  重庆历史文化名镇金刚碑在城市有机更新中,更是挖掘出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兴起于清康熙年间的金刚碑,因缙云山煤资源丰富,煤炭业日益兴旺,煤炭产业输出必经过金刚码头,便形成以产煤、运煤、销煤为目的的集镇。

  抗战期间,因金刚碑地理位置特殊,由五指山与北山相夹而成,植被繁茂、古树参天,为躲避日军空袭,部分国民政府部委办局迁此办公,众多文化名流寓居于此。时至今日,通过残存的建筑遗迹依稀能感受到那些历史岁月。

  在“十三五”时期,北碚加快了金刚碑这一历史文化名镇的改造和恢复。“在改造中,我们坚持保留原有的文化韵味,挖掘文化的内涵。”北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如在恢复原始建筑风貌中,桷子檀子都找的旧物件,不用新材料,因而还原了原有的文化韵味。

  改造后的金刚碑,保留了很多原生居民的生活气息,不少居民还将他们在金刚碑生活的照片放在墙上,让来往的游人记住这里曾经鲜活的日子。

  现在,金刚碑在恢复百年老树、天然温泉、缙云溪沟、嘉陵江水的原始风情的同时,也将老树与灯光融合,打造成景观一角;天然温泉将贯通金刚碑、勉仁书院两大地块,内设温泉SPA、温泉酒吧、温泉酒店等体验商业;缙云溪沟将结合水雾、灯光、音效等技术打造梦幻景观场景;

  与此同时,还进行场景化的体验打造,包括江上打渔作业的场景再现,结合声、光、电编排的场景化演绎,连通金刚碑老村和勉仁地块的时空隧道等。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日三千里,郎行几岁归。”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巴女词》里描述的情景,将在有机更新后的金刚碑寻找出其历史的踪迹。

  文/王彩艳 图/秦廷富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